有范 >古诗 >印老索印庵诗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与义
2025-07-22

印老索印庵诗

宋代  陈与义  

人言融公懒,床上揖宾客。
我来两忘揖,团团一庵白。
戏谈邓州禅,分食天宁麦。
竹风亦喜我,萧瑟至日夕。
出家丈夫事,轩裳本儿剧。
愿香惊余烟,世故感陈迹。
固应师未钝,使我不安席。
时求一滴水,为洗三生石。

印老索印庵诗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印老索印庵诗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宋代陈与义所作的《印老索印庵诗》,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们说融公懒散,躺在床上向客人行礼。
我来到这庵中,忘却了一切,团团白庵。
闲谈邓州的禅宗,一起分享着天宁的小麦。
竹风也喜欢我,微风吹拂至日暮时分。
出家做丈夫的事情,本来就是一出戏。
愿我的香气扰动过去的烟尘,感受世俗的痕迹。
师傅的智慧必然非常高深,使我不安而不能入座。
我时常寻求一滴水,来洗净三世的石头。

诗意:
这首诗以陈与义在印庵的生活为背景,表达了他对世俗繁琐的厌倦和对禅宗生活的追求。诗人描述了自己忘却一切俗务的状态,将庵堂描绘成团团白色,象征纯净和宁静。他与其他禅宗修行者一起谈论邓州的禅宗,并分享他们在天宁的农田中所获得的小麦。诗人感受到了竹风的喜爱,将自然景观与禅修相结合,渲染了宁静而美好的禅意。他将出家修行比喻为一出戏,强调了世俗与禅修之间的对比。最后,诗人希望自己的修行能够洗净前世的痕迹,达到心灵的净化。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通过描绘庵堂的纯净和宁静,以及与自然的融合,展现了禅修带来的内心宁静和满足感。诗人借助对邓州禅宗的戏谈和与禅修同行者的交流,强调了修行者之间的默契和共同体验。最后,他希望通过修行的洗礼,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心灵的净化和超越。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展现了禅修生活的美好和价值,给人以宁静和思考的空间。

印老索印庵诗拼音读音参考

yìn lǎo suǒ yìn ān shī
印老索印庵诗

rén yán róng gōng lǎn, chuáng shàng yī bīn kè.
人言融公懒,床上揖宾客。
wǒ lái liǎng wàng yī, tuán tuán yī ān bái.
我来两忘揖,团团一庵白。
xì tán dèng zhōu chán, fēn shí tiān níng mài.
戏谈邓州禅,分食天宁麦。
zhú fēng yì xǐ wǒ, xiāo sè zhì rì xī.
竹风亦喜我,萧瑟至日夕。
chū jiā zhàng fū shì, xuān shang běn ér jù.
出家丈夫事,轩裳本儿剧。
yuàn xiāng jīng yú yān, shì gù gǎn chén jī.
愿香惊余烟,世故感陈迹。
gù yīng shī wèi dùn, shǐ wǒ bù ān xí.
固应师未钝,使我不安席。
shí qiú yī dī shuǐ, wèi xǐ sān shēng shí.
时求一滴水,为洗三生石。


相关内容:

以玉刚卯为向伯共生朝

为陈介然题持约画

同通老用渊明独酌韵

同叔易于观我斋分韵得自字

同范直愚单履游浯溪


相关热词搜索:索印
热文观察...
  • 又和岁除感怀用前韵
    宦情吾与岁俱阑,只有诗盟偶未寒。鬓色定从今夜改,梅花已判隔年看。高门召客车稠叠,下里烧香篆......
  • 玉堂儤直
    庭叶珑珑晓更青,断云吐日照寒厅。只应未上归田奏,贪诵楞伽四卷经。...
  • 与大光同登封州小阁
    去程欲数莽难知,三日封州更作迟。青嶂足稽天下士,锦囊今有峤南诗。共登小阁春风里,回望中原夕......
  • 招张仲宗
    北风日日吹茅屋,幽子朝朝只地炉。客里赖诗增意气,老来唯懒是工夫。空庭乔木无时事,残雪疏篱当......
  • 梅花二首
    画取维摩室中物,小瓶春色一枝斜。梦回映月窗间见,不是桃花与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