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依韵和胡舍人见唁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3

依韵和胡舍人见唁

宋代  梅尧臣  

西垣阁老号文雄,辞体能兼两汉风。
绛帐旧生虽授学,灞陵归将已无功。
校文岂论居三上,赋分由来本下中。
不恨早朝秋雨急,犹陪鸳鹭大明宫。

依韵和胡舍人见唁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依韵和胡舍人见唁翻译及注释

《依韵和胡舍人见唁》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西垣阁老号文雄,
辞体能兼两汉风。
绛帐旧生虽授学,
灞陵归将已无功。
校文岂论居三上,
赋分由来本下中。
不恨早朝秋雨急,
犹陪鸳鹭大明宫。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梅尧臣对胡舍人的悼念之情。胡舍人是西垣阁的老师,号称文雄,他的辞章风格融合了两汉时期的风格。虽然胡舍人曾经在绛帐(指官署)任职,但他归隐灞陵后并没有取得什么成就。无论是在校勘文献方面还是在赋诗方面,他都不如其他人出色。然而,作者并不因为早晨的秋雨而感到懊恼,他仍然陪伴着鸳鹭在大明宫中。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胡舍人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他的敬意和怀念之情。胡舍人是作者的老师,他的文风独特,融合了两汉时期的风格,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尽管胡舍人在官场上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成就,但他的学识和才华仍然受到了作者的赞赏。诗中的“绛帐旧生虽授学,灞陵归将已无功”表达了胡舍人在官场上的失意和归隐后的无奈。然而,作者并不因此而对他失望,而是以一种宽容和理解的态度看待他。最后两句“不恨早朝秋雨急,犹陪鸳鹭大明宫”表达了作者对胡舍人的陪伴之情,即使在秋雨连连的早晨,他仍然陪伴着胡舍人在大明宫中。整首诗词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展示了作者对胡舍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依韵和胡舍人见唁拼音读音参考

yī yùn hé hú shè rén jiàn yàn
依韵和胡舍人见唁

xī yuán gé lǎo hào wén xióng, cí tǐ néng jiān liǎng hàn fēng.
西垣阁老号文雄,辞体能兼两汉风。
jiàng zhàng jiù shēng suī shòu xué, bà líng guī jiāng yǐ wú gōng.
绛帐旧生虽授学,灞陵归将已无功。
xiào wén qǐ lùn jū sān shàng, fù fēn yóu lái běn xià zhōng.
校文岂论居三上,赋分由来本下中。
bù hèn zǎo cháo qiū yǔ jí, yóu péi yuān lù dà míng gōng.
不恨早朝秋雨急,犹陪鸳鹭大明宫。


相关内容:

依韵和丁元珍寄张圣民及序

晚归闻韩子华见访

晚得菖蒲

晚日

涂山


相关热词搜索:人见依韵
热文观察...
  • 依韵和集英殿秋晏
    殿幄陈金石,宫梧集凤凰。侍臣严虎帐,法衮被龙章。九谷初登稔,群黎共乐康。宴盘犀作镇,舞缀锦......
  • 依韵和接花
    唯是圃人巧,非关元化偏。折条违物理,迁艳得花权。美女嫁寒婿,丑株生极妍。世间多妄合,吾不谓......
  • 依韵和禁烟近事之什
    狂风暴雨已频过,近水棠梨著未多。窈窕踏歌相把袂,轻浮赌胜各南堶。闲牵白日游丝颺,细蓦黄金舞......
  • 依韵和刘察院送客回过潩水马上有作
    车骑踏春堤,翛然思如濯。望骢人自避,解冻鱼方乐。拏流古树根,跨岸枯薪彴。烟云淡淡天,嫩绿生......
  • 依韵和欧阳永叔中秋邀许发运
    看取主人无俗调,风前喜御夹衣凉。竞邀三五最圆魄,知比寻常特地光。艳曲旋教皆可听,秋花虽种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