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咏门下画小松上元王杜三相公(一作钱起诗)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崔峒
2025-07-24

咏门下画小松上元王杜三相公(一作钱起诗)

唐代  崔峒  

昔闻生涧底,今见起毫端。
众草此时没,何人知岁寒。
岂能裨栋宇,且贵出门阑。
只在丹青意,凌云也不难。

咏门下画小松上元王杜三相公(一作钱起诗)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咏门下画小松上元王杜三相公(一作钱起诗)》

昔闻生涧底,今见起毫端。
古时听说在山涧的底部,如今却亲眼见到它挺立的枝端。
众草此时没,何人知岁寒。
周围的草木都凋零了,有谁能理解岁月的寒冷。
岂能裨栋宇,且贵出门阑。
虽然它不能辅助建筑,但它仍然珍贵地生长在门廊之外。
只在丹青意,凌云也不难。
只需将它描绘在红色的纸上,它就能自由地翱翔于云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崔峒以《咏门下画小松上元王杜三相公》的名义创作的。诗中描绘了一棵小松树,崔峒通过对这棵松树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和艺术的赞美之情。

诗的开头,崔峒提到自己听说过这棵松树生长在山涧底部,然而如今他亲眼见到的是它高高挺立的枝端。这种转变使他感到惊讶和敬畏,也展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延续。

接着,崔峒描述了周围的草木都已凋零,只有这棵小松树依然傲然挺立,暗示着它的坚韧和生命力。他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样的松树虽然不能为建筑物提供材料,却仍然珍贵地生长在门廊之外,这种珍贵和价值何人能够理解呢?

最后,崔峒指出,只要将这棵松树描绘在红纸上,就能够表达出它的意境和美感,它可以自由地凌云翱翔。这种描述展示了艺术的力量和创造的能力,同时也暗示了人们通过艺术可以超越现实,达到一种高尚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一棵小松树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中的生命力和艺术的力量。崔峒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艺术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人们通过艺术可以超越现实、追求卓越的追求。

咏门下画小松上元王杜三相公(一作钱起诗)拼音读音参考

yǒng mén xià huà xiǎo sōng shàng yuán wáng dù sān xiàng gōng yī zuò qián qǐ shī
咏门下画小松上元王杜三相公(一作钱起诗)

xī wén shēng jiàn dǐ, jīn jiàn qǐ háo duān.
昔闻生涧底,今见起毫端。
zhòng cǎo cǐ shí méi, hé rén zhī suì hán.
众草此时没,何人知岁寒。
qǐ néng bì dòng yǔ, qiě guì chū mén lán.
岂能裨栋宇,且贵出门阑。
zhī zài dān qīng yì, líng yún yě bù nán.
只在丹青意,凌云也不难。


相关内容:

喜逢妻弟郑损因送入京

润州送师弟自江夏往台州

宿江西窦主簿厅(与此公亡兄联官)

送真上人还兰若

送李道士归山


相关热词搜索:小松元王
热文观察...
  • 寄上礼部李侍郎
    吴楚相逢处,江湖共泛时。任风舟去远,待月酒行迟。白发常同叹,青云本要期。贵来君却少,秋至老......
  • 题桐庐李明府官舍(一作赠同官李明府)
    讼堂寂寂对烟霞,五柳门前聚晓鸦。流水声中视公事,寒山影里见人家。观风竞美新为政,计日还知旧......
  • 赠窦十九(时公车待诏长安)
    灵台暮宿意多违,木落花开羡客归。江海几时传锦字,风尘不觉化缁衣。山阳会里同人少,灞曲农时故......
  • 虔州见郑表新诗因以寄赠
    梅花岭里见新诗,感激情深过楚词。平子四愁今莫比,休文八咏自同时。萍乡露冕真堪惜,凤沼鸣珂已......
  • 赠元秘书
    旧书稍稍出风尘,孤客逢秋感此身。秦地谬为门下客,淮阴徒笑市中人。也闻阮籍寻常醉,见说陈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