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有感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李时行
2025-07-25

有感

明代  李时行  

三辅频年说募兵,黄龙羯虏几时平。
儿童月下吹芦管,半是秋风塞上声。

有感翻译及注释

诗词:《有感》
朝代:明代
作者:李时行

三辅频年说募兵,
黄龙羯虏几时平。
儿童月下吹芦管,
半是秋风塞上声。

中文译文:
多年来频繁征募士兵,
黄龙指的是边境的敌寇,何时才能平定。
孩童在月光下吹奏芦管,
其中一部分声音是来自边塞上的秋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明代时期频繁征兵和边境战乱的感慨和思考。

第一句“三辅频年说募兵”,描述了朝廷不断征募士兵的情况。其中,“三辅”指的是明代时期的三个重要地区:京畿、南京和开封。征募士兵的频繁举动暗示了当时的战乱和紧张局势。

第二句“黄龙羯虏几时平”,以隐喻的方式表达了对边境战乱的忧虑。黄龙指的是边境上的敌寇,而“羯虏”则是指蒙古人。作者询问何时才能平定这些战乱,暗示了他对和平的渴望和对乱世的痛心。

第三句“儿童月下吹芦管”,描绘了一个安宁的场景。在月光的映照下,孩童们吹奏着芦管,形成了悠扬的音乐。

最后一句“半是秋风塞上声”,通过对芦管声音的描写,将秋风的声音与边塞上的风声相连。这里的“半是”意味着芦管声中融入了边塞风声,暗示了边境战乱对平民生活的影响。

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战乱和征兵的忧虑,以及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战乱和平民生活的对比,揭示了乱世中的人们所面临的困境和无奈。这首诗抒发了明代时期普通百姓对战乱的痛苦和对和平的向往,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有感拼音读音参考

yǒu gǎn
有感

sān fǔ pín nián shuō mù bīng, huáng lóng jié lǔ jǐ shí píng.
三辅频年说募兵,黄龙羯虏几时平。
ér tóng yuè xià chuī lú guǎn, bàn shì qiū fēng sāi shǎng shēng.
儿童月下吹芦管,半是秋风塞上声。


相关内容:

旅思

经易州界

瀼浦弄月

入圃

早行


相关热词搜索:有感
热文观察...
  • 送皇甫氏谪黄州
    直道如君复远流,十年天上少同游。圣恩信是过文帝,迁客由来得楚州。吊古有时寻赤壁,采芳终日对......
  • 送施生还泗
    梁孝台前花正飞,玉壶携酒送将归。游丝满路留春色,不向离筵罥客衣。...
  • 闻雁篇
    秋思人间正纷纷,秋声天外忽惊闻。情类断猿悲落月,响如离鹤怨愁云。怜渠南北无宁翼,天隅海曲传......
  • 清江闸闻雁
    数声江浒三更雁,孤影霜天万里身。新冷犹如先避雪,南来应笑北行人。...
  • 客至
    客至方城颒,闲来醉未消。任贫烹折项,新获饭长腰。蠓蚁天将吹,蜂衙海欲潮。相怜幽兴熟,情至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