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又和早雪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炎
2025-07-22

又和早雪韵

宋代  王炎  

梦觉流苏寒栗冽,晓起方知末酿雪。
松公变色失苍髯,竹士垂头摧直节。
倚楼四望无红尘,疑是身居银汉津。
千林一色皆玉树,不许梅花先得春。

又和早雪韵作者简介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又和早雪韵翻译及注释

《又和早雪韵》是宋代王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梦觉流苏寒栗冽,
晓起方知末酿雪。
松公变色失苍髯,
竹士垂头摧直节。
倚楼四望无红尘,
疑是身居银汉津。
千林一色皆玉树,
不许梅花先得春。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早雪中的感受和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他对雪的冷酷和独特之美的领悟。他从梦中苏醒,才知道外面已经下起了雪。树木和竹子都因为雪的覆盖而变得苍白,显得颓败。诗人站在楼上远望,却看不到尘世的喧嚣,仿佛置身于银河之中。整个山林都被雪覆盖,如同一片片玉树,但诗人却不允许梅花先于春天而开放。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雪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感和艺术的表达能力。诗人以冷酷的意象来描绘雪的寒冷和凛冽,用"流苏寒栗冽"形容梦中的感受。他在清晨醒来,才发现雪已经覆盖了大地。通过描述松树和竹子的变化,诗人传达了雪的神秘和震撼力,以及时间的流转和万物的变迁。诗人倚楼远望,没有红尘的喧嚣,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宇宙之中。最后的两句"千林一色皆玉树,不许梅花先得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坚守,梅花虽然娇艳,但不能在春天之前绽放。

整首诗词以雪为主题,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世俗的超越。同时,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提及,传达了自己坚守原则的态度。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将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故相结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又和早雪韵拼音读音参考

yòu hé zǎo xuě yùn
又和早雪韵

mèng jué liú sū hán lì liè, xiǎo qǐ fāng zhī mò niàng xuě.
梦觉流苏寒栗冽,晓起方知末酿雪。
sōng gōng biàn sè shī cāng rán, zhú shì chuí tóu cuī zhí jié.
松公变色失苍髯,竹士垂头摧直节。
yǐ lóu sì wàng wú hóng chén, yí shì shēn jū yín hàn jīn.
倚楼四望无红尘,疑是身居银汉津。
qiān lín yī sè jiē yù shù, bù xǔ méi huā xiān dé chūn.
千林一色皆玉树,不许梅花先得春。


相关内容:

游南山寺题澹轩

题周功甫总领石溪三亭·雪亭

题周功甫总领石溪三亭·溪亭

题杨秀才园三亭·见山

题杨秀才园三亭·绣春


相关热词搜索:雪韵
热文观察...
  • 与赵道人
    欲上青云却垂翅,归来扫轨空山里。道人说相来叩关,酒半醺酣谈亹亹。我今布褐终余年,岂论燕颔并......
  • 雨中山行
    暝烟有客投茅舍,春水无人渡板桥。满地落花愁寂寂,连天芳草思迢迢。...
  • 寓江陵能仁僧舍二首
    客里岁月晚,春生梅柳枝。弟兄嗟别久,儿女话归迟。拙直将安用,飞腾敢自期。老支刚笑我,底事作......
  • 寓江陵能仁僧舍二首
    容膝非无地,安心即是家。焚香翻贝叶,汲水养梅花。无客同持酒,呼僧共煮茶。夜寒烧木佛,谁是老......
  • 寓居分宁去故乡千里不归者二年思念松楸成长
    暧暧风日暖,林薄皆蕃鲜。好鸟仍啸歌,晚花亦嫣然。问之此可时,春莫将禁烟。家家馔觞豆,拜扫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