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游灵峰寺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樊阜
2025-07-19

游灵峰寺

明代  樊阜  

步入灵峰寺,岚霏翠湿衣。
野塘蒲叶短,石磴藓花微。
潭静龙长卧,山寒鹤未归。
老僧茶话久,高阁转斜晖。

游灵峰寺翻译及注释

《游灵峰寺》是明代樊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步入灵峰寺,
岚霏翠湿衣。
野塘蒲叶短,
石磴藓花微。
潭静龙长卧,
山寒鹤未归。
老僧茶话久,
高阁转斜晖。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灵峰寺的情景。诗人进入灵峰寺,周围的山岚飘渺,使他的衣服被翠绿的雾气湿透。在野塘边,蒲叶很短小,石磴上的苔藓花朵微小而稀疏。潭水非常静谧,仿佛有一条长龙在其中休息。山上寒冷,但是归家的鹤还未回来。老僧已经和茶坛聊了很久,高阁上的阳光也开始斜照。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灵峰寺的自然景观和寺中僧侣的生活,展现了一种宁静、幽深的氛围。诗人以简练而准确的语言,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描绘融为一体,给人以清新、恬静的感觉。

首先,诗人用形容词和动词描绘了灵峰寺的景色,如“岚霏翠湿衣”、“野塘蒲叶短”、“石磴藓花微”等,展现了山峰的云雾缭绕、野塘的草木矮小和石磴上的苔藓花朵稀疏,传达出一种清幽、深远的山水意境。

其次,诗中提到了潭水中的龙和山上未归的鹤,这些形象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律动。潭水静谧如龙长卧,给人一种神秘、宁静的感觉;山上的鹤未归,表现了自然界的规律和动态,增添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诗中出现了老僧和高阁的描写,展示了寺庙中僧侣的生活。老僧与诗人聊了很久的茶话,给人一种安详、宁静的感觉,也暗示了僧侣的智慧和修行的精神。而高阁转斜晖,则是对时间的暗示,表明时光已经过去,天色渐晚,也透露出离别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灵峰寺的景色和僧侣的生活,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律动的思考。

游灵峰寺拼音读音参考

yóu líng fēng sì
游灵峰寺

bù rù líng fēng sì, lán fēi cuì shī yī.
步入灵峰寺,岚霏翠湿衣。
yě táng pú yè duǎn, shí dèng xiǎn huā wēi.
野塘蒲叶短,石磴藓花微。
tán jìng lóng zhǎng wò, shān hán hè wèi guī.
潭静龙长卧,山寒鹤未归。
lǎo sēng chá huà jiǔ, gāo gé zhuǎn xié huī.
老僧茶话久,高阁转斜晖。


相关内容:

登观音阁

游黄龙寺

冯公岭道中书所见

过故人庄

题山水图为刘廷信都宪作


相关热词搜索:灵峰
热文观察...
  • 城上
    独上高城力未衰,西风吹老桂花枝。山回薄暝牛归后,江变新寒雁过时。砧杵几家声断续,帆樯两岸影......
  • 醉中到白厓而归
    往事无凭一梦空,悠悠歧路任西东。菊花向晚应嫌雨,梧叶经秋不耐风。自笑长贫仍作客,谁怜多病欲......
  • 游西村
    秧叶浮青野水浑,农人篱落散鸡豚。寒烟淡抹梨花坞,夕照微明柘叶村。浮世茫茫何日定,故交落落几......
  • 寒食临川道中
    故交屈指几人存,双袖龙钟湿泪痕。桑叶暝烟桥外路,杏花春雨寺前村。渔舟待渡横空渚,酒旆招酤出......
  • 秋日怀东湖
    枯荷残蓼满秋池,长日思归未有期。一笛唤愁霜落后,双砧敲梦月明时。老惟防病勤收药,贫欲谋生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