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元夕端居感事四绝句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舜民
2025-07-20

元夕端居感事四绝句

宋代  张舜民  

十二门开如沸羹,灯光月色逐人行。
春城无处无歌舞,一曲未终天又明。

元夕端居感事四绝句作者简介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元夕端居感事四绝句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宋代张舜民创作的《元夕端居感事四绝句》。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二门开如沸羹,
灯光月色逐人行。
春城无处无歌舞,
一曲未终天又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元夕夜晚的景象和作者在其间的感受。元夕是农历正月十五日,古代人们庆祝元宵节的日子,而“端居”意味着在家中守夜。诗中通过描述门户繁忙如沸腾的汤羹,灯光和月色与人们行走相伴,以及春城中无处可见的歌舞等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昔日热闹喜庆的元夕夜晚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叹。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元夕夜晚的景象,通过对细节的描绘,使读者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感受。首句“十二门开如沸羹”中的“沸羹”形象地描绘了门户繁忙的场景,给人一种喧嚣、热闹的感觉。接着,灯光和月色“逐人行”,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但在这热闹景象的背后,作者却感叹春城中不再有歌舞之乐,使整个诗词的氛围突然转变。

最后一句“一曲未终天又明”,短短几个字却给人以深思。作者用音乐的比喻来表达时间的流逝,一曲未终,意味着欢乐的时光还未结束,而“天又明”则暗示着新的一天开始了。这句话中蕴含着对时光流转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短暂性的感慨,使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深意。

通过对元夕夜晚景象的描绘,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曾经欢乐喜庆的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现实中对于美好时光的短暂和无法挽回的感叹。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练、生动的语言,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使读者在感受元夕夜晚的喧嚣和热闹的同时,也思考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美好时光。

元夕端居感事四绝句拼音读音参考

yuán xī duān jū gǎn shì sì jué jù
元夕端居感事四绝句

shí èr mén kāi rú fèi gēng, dēng guāng yuè sè zhú rén xíng.
十二门开如沸羹,灯光月色逐人行。
chūn chéng wú chǔ wú gē wǔ, yī qǔ wèi zhōng tiān yòu míng.
春城无处无歌舞,一曲未终天又明。


相关内容:

元夕端居感事四绝句

元夕端居感事四绝句

木瓜

哀王荆公

木瓜


相关热词搜索:绝句居感事
热文观察...
  • 元夕端居感事四绝句
    何事今宵动所思,此欢常与少年期。莫疑杜甫吟兼哭,为忆开元最盛时。...
  • 均州南川春日三首
    水墨屏风远近开,人烟隐映水环回。何人学得愚公术,故意移将灞滻来。...
  • 句
    万里秋风吹鬓发,百年人事倚栏干。知他落日能多少,偏照淮南几处山。李白寻仙持玉杖,庾公对月踞......
  • 均州南川春日三首
    麻叶梢梢麦弄风,一家花发一村红。长安儿女逢寒食,洒泪看花正忆翁。...
  • 渔父
    家住耒江边,门前碧水连。小舟胜养马,大罟当耕田。保甲元无籍,青苗不著钱。桃源在何处,此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