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约徐令登妙高峰徐不至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朱翌
2025-07-17

约徐令登妙高峰徐不至

宋代  朱翌  

衙鼓声中百事休,独攀危磴看江流。
君修吏课中中考,我且山行上上头。
下视三千佛世界,高寻十二仙人楼。
闻思大士谁呼应,原赐飞霖洗旱眸。

约徐令登妙高峰徐不至作者简介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约徐令登妙高峰徐不至翻译及注释

《约徐令登妙高峰徐不至》是宋代朱翌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衙鼓声中百事休,
在衙门巷口的鼓声中,百务皆停止,
独攀危磴看江流。
我独自攀登险峭的山崖,俯瞰江水奔流。

君修吏课中中考,
你修习官员的课程,正值重要的考试,
我且山行上上头。
而我却选择登山,超越崇山峻岭。

下视三千佛世界,
向下俯瞰,视野中是广阔的佛教世界,
高寻十二仙人楼。
向上寻找,觅得十二位仙人居住的楼阁。

闻思大士谁呼应,
我聆听心灵深处伟大的圣贤呼唤,
原赐飞霖洗旱眸。
他们降下甘霖,洗涤我干涸的眼睛。

诗词通过描绘作者攀登妙高峰的景象,展现了一种追求超脱尘俗、追寻高远境界的心境。在诗中,衙鼓声的停息象征了世俗生活的暂时休止,作者选择独自攀登险峭的山崖,表现了他超越世俗的决心与勇气。他在山峰之巅,俯瞰江水奔流,感受到了与自然相融合的宁静与开放。

诗中还描绘了作者对佛教与道教的探索。他向下俯瞰,看到了广阔的佛教世界,向上寻找,寻觅仙人居住的楼阁。这表达了他对宗教与修行的向往,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

最后,诗中出现了大士、飞霖等形象,象征着伟大的圣贤和神仙的存在。作者聆听着他们的召唤,期待他们的降临,给予他洗涤心灵的甘霖。这表现了作者对智者和神秘力量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内心的净化和启迪的渴望。

整首诗以峰巅视野的广阔和精神世界的探索为主题,表达了追求超越凡俗、追寻内心自由与境界的诗意。通过景物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诗词展示了作者内心的追求与思考,给人以启发与思考的空间。

约徐令登妙高峰徐不至拼音读音参考

yuē xú lìng dēng miào gāo fēng xú bù zhì
约徐令登妙高峰徐不至

yá gǔ shēng zhōng bǎi shì xiū, dú pān wēi dèng kàn jiāng liú.
衙鼓声中百事休,独攀危磴看江流。
jūn xiū lì kè zhōng zhōng kǎo, wǒ qiě shān xíng shàng shàng tou.
君修吏课中中考,我且山行上上头。
xià shì sān qiān fú shì jiè, gāo xún shí èr xiān rén lóu.
下视三千佛世界,高寻十二仙人楼。
wén sī dà shì shuí hū yìng, yuán cì fēi lín xǐ hàn móu.
闻思大士谁呼应,原赐飞霖洗旱眸。


相关内容:

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时年五十予以正月二日

元日登城

雨后告春亭饭客亭下荷花皆为酿家入曲久雨颓

雨晴吴李过园中

与罗教授饭园中种栀子


相关热词搜索:妙高峰徐令登徐不至
热文观察...
  • 耘村麦熟
    君不见五经纷纶井大春,不得已见阴将军。将军故为设麦饭,推去去不食言非诚。又不见刘怀慰作齐太......
  • 章质夫帅广时以酒六壶寄东坡於惠州书到而酒
    西枢镇番禺,绍圣之初年。覆露落南人,雅意极周旋。六尊南海春,万里罗浮仙。先生洗破觥,使者张......
  • 正月二十日过江氏园
    宛宛桥虹卧碧涟,深深古屋背长川。园官送菜无虚日,溪友留鱼不问钱。历数旧交俱老矣,及时行乐且......
  • 至后饭客
    新阳为我解忧端,梅破南枝雪造寒。绣刺五纹添日刻,饼炊十字荐春盘。遣排百念有时尽,邂逅一尊无......
  • 种黄菊
    白日殆欲寝,黄花能起予。妙香来枕上,正色立霜余。护外劳编竹,培深更荷锄。收功归我枕,洗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