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与鄠县群官泛渼陂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岑参
2025-07-25

与鄠县群官泛渼陂

唐代  岑参  

唐诗三百首  愁思  

万顷浸天色,千寻穷地根。
舟移城入树,岸阔水浮村。
闲鹭惊箫管,潜虬傍酒樽。
暝来呼小吏,列火俨归轩。

与鄠县群官泛渼陂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与鄠县群官泛渼陂翻译及注释

译文:与鄠县群官泛渼陂

万顷浸天色,千寻穷地根。
舟移城入树,岸阔水浮村。
闲鹭惊箫管,潜虬傍酒樽。
暝来呼小吏,列火俨归轩。

诗意: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写的,描述了与鄠县群官一起泛舟在渼陂上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浸满天色的水面和无尽的水底,把诗人和官员们的舟行融入到浩渺的自然景色中,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舟身移动着城池和树木,两岸阔水上漂浮着村庄,形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景观。诗中还描绘了鹭鸟被舟声惊起,潜游于酒樽旁边的虬蛇,以及傍晚时分召唤小吏们列火回家的情景。

赏析: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景物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人与自然的融合。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词语,将浸满天色的渼陂、城池和树木移动的景象以及水底漂浮的村庄等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诗中描绘的鹭鸟、虬蛇等动物形象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些趣味和生动感。最后的两句呼唤小吏回家的情景,又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柔情和温暖。这首诗以自然的景色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主题,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与鄠县群官泛渼陂拼音读音参考

yǔ hù xiàn qún guān fàn měi bēi
与鄠县群官泛渼陂

wàn qǐng jìn tiān sè, qiān xún qióng dì gēn.
万顷浸天色,千寻穷地根。
zhōu yí chéng rù shù, àn kuò shuǐ fú cūn.
舟移城入树,岸阔水浮村。
xián lù jīng xiāo guǎn, qián qiú bàng jiǔ zūn.
闲鹭惊箫管,潜虬傍酒樽。
míng lái hū xiǎo lì, liè huǒ yǎn guī xuān.
暝来呼小吏,列火俨归轩。


相关内容:

雪后与群公过慈恩寺

送崔主簿赴夏阳

送羽林长孙将军赴歙州

陕州月城楼送辛判官入奏

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别业


相关热词搜索:官泛渼与鄠县
热文观察...
  • 与鄠县源少府泛渼陂(得人字)
    载酒入天色,水凉难醉人。清摇县郭动,碧洗云山新。吹笛惊白鹭,垂竿跳紫鳞。怜君公事后,陂上日......
  • 终南东谿中作
    谿水碧于草,潺潺花底流。沙平堪濯足,石浅不胜舟。洗药朝与暮,钓鱼春复秋。兴来从所适,还欲向......
  • 郡斋平望江山
    水路东连楚,人烟北接巴。山光围一郡,江月照千家。庭树纯栽橘,园畦半种茶。梦魂知忆处,无夜不......
  • 与鲜于庶子泛汉江
    急管更须吹,杯行莫遣迟。酒光红琥珀,江色碧琉璃。日影浮归棹,芦花罥钓丝。山公醉不醉,问取葛......
  • 晦日陪侍御泛北池
    春池满复宽,晦节耐邀欢。月带虾蟆冷,霜随獬豸寒。水云低锦席,岸柳拂金盘。日暮舟中散,都人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