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渔家傲(般涉·第二)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周邦彦
2025-07-24

渔家傲(般涉·第二)

宋代  周邦彦  

恋情  

几日轻阴寒测测。
东风急处花成积。
醉踏阳春怀故国。
归未得。
黄鹂久住如相识。
赖有蛾眉能暖客。
长歌屡劝金杯侧。
歌罢月痕来照席。
贪欢适。
帘前重露成涓滴。

渔家傲(般涉·第二)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渔家傲(般涉·第二)翻译及注释

《渔家傲(般涉·第二)》是宋代诗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几日轻阴寒测测。
东风急处花成积。
醉踏阳春怀故国。
归未得。黄鹂久住如相识。

译文:
几天来,轻微的阴霾寒意渐渐浓浓。
东风急速吹来,花朵成堆。
我醉步于阳春,怀念着故国。
但仍未能归去。黄鹂长久停留,像是旧识一般。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渴望回归的心情。诗中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国温暖的思念,同时也包含了对身处他乡的无奈和遗憾之情。

赏析:
1. 诗中的几个意象传达了强烈的情感。诗人以东风吹来花朵成堆的景象,表达了春天的蓬勃生机,但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焦虑。黄鹂停留久久,象征着诗人对故国的思恋和渴望。
2. 诗中的"醉踏阳春怀故国"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故国温暖的怀念之情,并通过"归未得"的描述,表达了诗人返乡的渴望却又未能实现的遗憾之情。
3. "长歌屡劝金杯侧,歌罢月痕来照席。贪欢适"这几句描绘了诗人在异乡寻欢作乐的场景,但其中透露出的孤寂和无奈感,使整首诗呈现出一种苦乐交织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渴望回归的情感。同时,诗中也透露了在异乡的无奈和孤独之情,展现了对故国的深深眷恋。

渔家傲(般涉·第二)拼音读音参考

yú jiā ào bān shè dì èr
渔家傲(般涉·第二)

jǐ rì qīng yīn hán cè cè.
几日轻阴寒测测。
dōng fēng jí chù huā chéng jī.
东风急处花成积。
zuì tà yáng chūn huái gù guó.
醉踏阳春怀故国。
guī wèi dé.
归未得。
huáng lí jiǔ zhù rú xiāng shí.
黄鹂久住如相识。
lài yǒu é méi néng nuǎn kè.
赖有蛾眉能暖客。
cháng gē lǚ quàn jīn bēi cè.
长歌屡劝金杯侧。
gē bà yuè hén lái zhào xí.
歌罢月痕来照席。
tān huān shì.
贪欢适。
lián qián zhòng lù chéng juān dī.
帘前重露成涓滴。


相关内容:

清平乐

琴调相思引

浣溪沙(泊望仙桥月夜舟中留客)

南柯子(问王立之督茶)

浣沙溪(黄钟·第三)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好事近(中秋不见月,重阳不见菊)
    风雨过中秋,愁对画帘银烛。那更气迟节晚,负重阳金菊。月期花信尚参差。功名更难卜。何事四时俱......
  • 诉衷情(三月八日仲存席上见吴家歌舞)
    花阴柳影映帘栊。罗幕绣重重。行云自随语燕,回雪趁惊鸿。银字歇,玉杯空。蕙烟中。桃花髻暖,杏......
  • 清平乐(绛河清)
    绛河千岁。一照升平事。万里青铜开碧霁。俯见南山晚翠。绀寒不翅湘酃。清于练静江澄。流向万年觞......
  • 清平乐(元夕)
    东风桂影。低拂姮娥镜。镜里妆寒酥粉莹。越恁十分端正。素光行处随人。柳边照见青春。一片笙箫何......
  • 醉落魄
    葺金细弱。秋风嫩、桂花初著。蕊珠宫里人难学。花染娇荑,羞映翠云幄。清香不与兰荪弱。一枝云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