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再至长安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涉
2025-07-22

再至长安

唐代  李涉  

十年谪宦鬼方人,三遇鸿恩始到秦。
今日九衢骑马望,却疑浑是刹那身。

再至长安作者简介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再至长安翻译及注释

诗词《再至长安》是唐代李涉创作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年谪宦鬼方人,
三遇鸿恩始到秦。
今日九衢骑马望,
却疑浑是刹那身。

诗意: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述作者多次被贬谪的经历,以及当他再次回到长安时的感受与疑惑。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长时间的离乡背井而感到心灵的震动和迷惑。

赏析:
这首诗以自传体来塑造作者的感受,通过具体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展现了作者长时间谪宦的辛酸和回到长安时的感慨。首句“十年谪宦鬼方人”表达了作者多次被贬谪的经历,以及在异地生活的艰辛。接下来的“三遇鸿恩始到秦”指的是在长安得到皇帝的赏识和举荐,得以重新回到长安。在最后两句“今日九衢骑马望,却疑浑是刹那身”,作者骑马在长安的街道上,望着熟悉的景色,却感到仿佛刹那即逝。这种复杂的感受使得作者对自己的身份和现实产生了疑惑。

通过描绘作者多次被贬谪和再次回到长安的经历,以及对现实的疑惑,这首诗展示了唐代士人宦海沉浮的心路历程和对命运的反思。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通过具体细节展示了作者多次离乡背井的苦楚和回到长安后的复杂心情,表达了对命运与现实的思考和感慨。

再至长安拼音读音参考

zài zhì cháng ān
再至长安

shí nián zhé huàn guǐ fāng rén, sān yù hóng ēn shǐ dào qín.
十年谪宦鬼方人,三遇鸿恩始到秦。
jīn rì jiǔ qú qí mǎ wàng, què yí hún shì chà nà shēn.
今日九衢骑马望,却疑浑是刹那身。


相关内容:

建节后偶作

过梅里七首家…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忆放鹤

送李山人归山

宿悟空寺赠僧

重到惠山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题剑门
    奇峰百仞悬,清眺出岚烟。迥若戈回日,高疑剑倚天。参差霞壁耸,合沓翠屏连。想是三刀梦,森然在......
  • 寄薛膺昆季
    楚山清洛两无期,梦里春风玉树枝。何况芙蓉楼上客,海门江月亦相思。...
  •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
    楼压黄河山满坐,风清水凉谁忍卧。人定军州禁漏传,不妨秋月城头过。一别朱门三四春,再来应笑尚......
  • 和宗人尚书嗣复祠祭武侯毕,题临淮公旧碑
    古柏森然地,修严蜀相祠。一过荣异代,三顾盛当时。功德流何远,馨香荐未衰。敬名探国志,饰像慰......
  • 秋怀五首
    促促生有涯,营营意无限。无限意未申,有涯生已晚。恩荣不可恃,天道归寸管。老如影随人,时若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