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杂曲歌辞·春游乐二首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端
2025-07-25

杂曲歌辞·春游乐二首

唐代  李端  

春游  

游童苏合带,倡女蒲葵扇。
初日映城时,相思忽相见。
褰裳踏露草,理鬓回花面。
薄暮不同归,留情此芳甸。
柘弹连钱马,银钩妥堕鬟。
采桑春陌上,踏草夕阳间。
意合辞先露,心诚貌却闲。
明朝若相忆,云雨出巫山。

杂曲歌辞·春游乐二首作者简介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杂曲歌辞·春游乐二首翻译及注释

诗词的中文译文:
游童苏合带,倡女蒲葵扇。
初日映城时,相思忽相见。
褰裳踏露草,理鬓回花面。
薄暮不同归,留情此芳甸。
柘弹连钱马,银钩妥堕鬟。
采桑春陌上,踏草夕阳间。
意合辞先露,心诚貌却闲。
明朝若相忆,云雨出巫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游览为题材,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的春光和深情的相思之情的描绘。

首两句描述了游童和倡女手持苏合和蒲葵扇,象征着春天的欢乐和繁荣。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初日映照城市的景象,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和相思之人在初见时的心情激动和思念之意。

接着的两句描述了褰裳踏露草和理鬓回花面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享受和欣赏,同时也表达了对爱人美貌的赞美。

下面的两句述说了薄暮时分,作者与相思之人分别,但留下心情和感情在这美丽的地方。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柘弹连钱马和银钩妥堕鬟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爱人离去的留恋之情。

最后的两句表达了在采桑的春天路上、踏草的夕阳中,作者对爱人的思念之情,同时展现了作者意合辞先露、心诚貌却闲的态度,希望明天若能再次相见,情感可以像云雨一样永恒。

整首诗以春日游玩为情景,以写景抒怀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春光和思念之情的描绘,同时通过描写各种细节,表达了对爱人美好的回忆和希望的表达。

杂曲歌辞·春游乐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zá qū gē cí chūn yóu lè èr shǒu
杂曲歌辞·春游乐二首

yóu tóng sū hé dài, chàng nǚ pú kuí shàn.
游童苏合带,倡女蒲葵扇。
chū rì yìng chéng shí, xiāng sī hū xiāng jiàn.
初日映城时,相思忽相见。
qiān shang tà lù cǎo, lǐ bìn huí huā miàn.
褰裳踏露草,理鬓回花面。
bó mù bù tóng guī, liú qíng cǐ fāng diàn.
薄暮不同归,留情此芳甸。
zhè dàn lián qián mǎ, yín gōu tuǒ duò huán.
柘弹连钱马,银钩妥堕鬟。
cǎi sāng chūn mò shàng, tà cǎo xī yáng jiān.
采桑春陌上,踏草夕阳间。
yì hé cí xiān lù, xīn chéng mào què xián.
意合辞先露,心诚貌却闲。
míng cháo ruò xiāng yì, yún yǔ chū wū shān.
明朝若相忆,云雨出巫山。


相关内容:

杂曲歌辞·乐府二首

杂曲歌辞·春游乐

杂曲歌辞·江上曲

杂曲歌辞·树中草

杂曲歌辞·春游吟


相关热词搜索:二首游乐
热文观察...
  • 杂曲歌辞·乐府
    暖谷春光至,宸游近甸荣。云随天仗转,风入御帘轻。翠盖浮佳气,朱楼倚太清。朝臣冠剑退,宫女管......
  • 杂曲歌辞·杂曲
    智琼神女,来访文君。蛾眉始约,罗袖初薰。歌齐曲韵,舞乱行分。若向阳台荐枕,何啻得胜朝云。...
  • 杂曲歌辞·乐府
    芙蓉初出水,菡萏露中花。风吹著枯木,无奈值空槎。...
  • 杂曲歌辞·古曲五首
    可怜江北女,惯唱江南曲。摇荡木兰舟,双凫不成浴。郎为匕上香,妾为笼上灰。归时虽暖热,去罢生......
  • 杂曲歌辞·摩多楼子
    玉塞去金人,二万四千里。风吹沙作云,一时渡辽水。天白水如练,甲丝双串断。行行莫苦辛,城月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