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杂诗二十七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曹勋
2025-07-27

杂诗二十七首

宋代  曹勋  

淅淅西风入小楼,楼中听彻玉笙秋。
不妨青竹摇残梦,甚怯新凉搅客愁。

杂诗二十七首作者简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杂诗二十七首翻译及注释

《杂诗二十七首》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之一。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淅淅西风入小楼,
楼中听彻玉笙秋。
不妨青竹摇残梦,
甚怯新凉搅客愁。

诗词的中文译文:
轻柔的西风吹进小楼,
楼中传来了悠扬的玉笙声,渐入秋天。
毫不介意青竹摇动中打破了梦境,
却让客人的忧愁因初秋的凉意更加深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秋日小楼中的景象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情感。

首句描述了西风的声音轻柔细细地吹进小楼,给读者带来一种温柔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以"玉笙秋"来形容秋天的到来,玉笙声悠扬,如同秋天的音乐,给人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不妨青竹摇残梦,甚怯新凉搅客愁"则展现了一种微妙的情感。诗人表达了青竹摇动的声音打破了梦境,暗示着诗人或者屋中的人物被这声音惊醒。同时,初秋的凉意渐渐加深,这凉意不仅让人感到寒冷,也搅扰着屋中人的愁绪。这种愁绪或许是因为季节的变迁,或者是因为某种内心的痛苦。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手法,将自然景物和人的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秋风、玉笙、青竹和凉意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微妙的情感体验,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深思和共鸣的空间。

杂诗二十七首拼音读音参考

zá shī èr shí qī shǒu
杂诗二十七首

xī xī xī fēng rù xiǎo lóu, lóu zhōng tīng chè yù shēng qiū.
淅淅西风入小楼,楼中听彻玉笙秋。
bù fáng qīng zhú yáo cán mèng, shén qiè xīn liáng jiǎo kè chóu.
不妨青竹摇残梦,甚怯新凉搅客愁。


相关内容:

杂诗二十七首

杂诗二十七首

杂诗二十七首

杂诗二十七首

杂诗二十七首


相关热词搜索:二十七
热文观察...
  • 杂诗二十七首
    澹烟疏雨耿寒林,一水涓涓净不深。照影自怜逼摇落,归涂未就更关心。...
  • 春光好
    十年不见春光好,胡人马齧长安草。长安草尽人已空,宫馆园林迹如扫。东都西洛暗兵尘,昼引狐狸上......
  • 题扇二十四首
    霏微梅雨暗林塘,润逼琴丝草木香。卷箔钩帘无一事,篆烟终日伴清凉。...
  • 题扇二十四首
    势凌空碧小嶕嶢,秀木成阴映断桥。注意便为庐阜想,摇风最喜水芭蕉。...
  • 题扇二十四首
    薰风过雨到池台,绿荫都无一点埃。傍架垂垂薇露重,糁枝已有橘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