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赠莎地道士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施肩吾
2025-07-23

赠莎地道士

唐代  施肩吾  

莎地阴森古莲叶,游龟暗老青苔甲。
池边道士夸眼明,夜取蟭螟摘蚊睫。

赠莎地道士作者简介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赠莎地道士翻译及注释

《赠莎地道士》是唐代诗人施肩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莎地阴森古莲叶,
游龟暗老青苔甲。
池边道士夸眼明,
夜取蟭螟摘蚊睫。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僻静幽深的景象,描述了一位道士在莎地(即沼泽地)旁边的池塘边生活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道士行为的描写,表达了对道士智慧和生活方式的赞赏。

赏析:
这首诗借助自然景物和道士的形象,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首句中的莎地、古莲叶、游龟、青苔等形象描绘了一个阴暗、古老的环境,给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感觉。莎地和古莲叶象征了岁月的沉淀和变迁,游龟和青苔则暗示了长寿和静谧的状态。

第二句中的池边道士是整首诗的核心形象。诗人称赞道士的眼明,表达了对道士智慧和洞察力的赞扬。道士在这个幽深的环境中生活,他夸夜晚取蟭螟和摘蚊睫,显示了他对自然生命的关爱和保护。蟭螟和蚊睫象征了微小的生灵,而道士的行为则展现了他对这些微小生命的关怀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道士行为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虔诚、宁静、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赞美了道士的智慧和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这首诗在短短的四句中,展示了简洁而深刻的意境,给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间,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赠莎地道士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shā dì dào shì
赠莎地道士

shā dì yīn sēn gǔ lián yè, yóu guī àn lǎo qīng tái jiǎ.
莎地阴森古莲叶,游龟暗老青苔甲。
chí biān dào shì kuā yǎn míng, yè qǔ jiāo míng zhāi wén jié.
池边道士夸眼明,夜取蟭螟摘蚊睫。


相关内容:

赠柳氏妓

友人山中梅花

恩赐魏文贞公诸孙旧第以导直臣

秋吟献李舍人

登岘亭怀孟生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赠惟俨师
    焕然文采照青春,一策江湖自在身。云锁木龛聊息影,雪香纸袄不生尘。谈禅早续灯无尽,护法重编论......
  • 潭州独步
    鹤发垂肩懒著巾,晚凉独步楚江滨。一帆暝色鸥边雨,数尺筇枝物外身。习巧未逢医拙手,闻歌先识采......
  • 闲居
    茂苑闲居木石同,旋开小径翦蒿蓬。虚游心在鸿濛外,穴处身疑培塿中。花影一阑吟夜月,松声半榻卧......
  • 李舍人席上感遇
    微云敛雨天气清,松声出树秋泠泠。窗户长含碧萝色,溪流时带蛟龙腥。一官到手不可避,万事役我徒......
  • 送李起居赴池州
    天子念疲民,分忧辍侍臣。红旗高起焰,绿野静无尘。阙下亲知别,江南惠化新。朝昏即千里,且愿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