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赠山中老人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端
2025-07-21

赠山中老人

唐代  李端  

白首独一身,青山为四邻。
虽行故乡陌,不见故乡人。

赠山中老人作者简介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赠山中老人翻译及注释

《赠山中老人》是唐代李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发孤独一人身,青山作为四周邻。
虽然走过故乡小路,却不见到故乡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老人身在山中,白发苍苍,感到孤独的情感。他的周围只有青山作为陪伴,而故乡的人却无处可寻。诗人通过这幅画面,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以及离乡背井后的寂寞和思乡之情。

赏析:
《赠山中老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老人的境遇,给人以深深的思索。首句“白发孤独一人身”直接点明了老人年迈孤独的状态,通过“白发”一词,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接着,诗人用“青山作为四周邻”形容老人所在的环境,强调了山的重要性和它对老人的陪伴作用。最后两句“虽然走过故乡小路,却不见到故乡人”,表达了老人返乡的愿望,但却无法实现,继而引发了对故乡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离乡背井后的寂寞和思乡之情。它通过简单的叙述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递了人生的无常和离故乡的苦楚。诗人用寥寥数语,勾勒出老人孤独而无奈的境遇,使读者对人生的变迁和离乡背井的遭遇产生共鸣。这首诗词揭示了生活的无常和人情的薄凉,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反思。

赠山中老人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shān zhōng lǎo rén
赠山中老人

bái shǒu dú yī shēn, qīng shān wèi sì lín.
白首独一身,青山为四邻。
suī xíng gù xiāng mò, bú jiàn gù xiāng rén.
虽行故乡陌,不见故乡人。


相关内容:

玉台体十二首

南游感兴

期王炼师不至

解忧

登山歌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和乐天招钱蔚章看山绝句
    碧落招邀闲旷望,黄金城外玉方壶。人间还有大江海,万里烟波天上无。...
  • 闻笛(一作李益诗)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平明独惆怅,飞尽一......
  • 登柳州峨山
    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
  • 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
    我之曾祖姑,尔之高祖母。尔祖未显时,归为尚书妇。隋朝大业末,房杜俱交友。长者来在门,荒年自......
  • 送李明府赴滑州
    渭城寒食罢,送客归远道。乌帽背斜晖,青骊踏春草。酒醒孤烛夜,衣冷千山早。去事沈尚书,应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