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昭君怨四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曹勋
2025-07-24

昭君怨四首

宋代  曹勋  

昭君怨  

盛饰容仪舍掖庭,岂知妍丑悮丹青。
不羞见辱单于室,羞见年名作竟宁。

昭君怨四首作者简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昭君怨四首翻译及注释

《昭君怨四首》是宋代诗人曹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盛饰容仪舍掖庭,岂知妍丑悮丹青。
中文译文:装饰容颜舍弃宫廷,又怎知美丑误红妆。

诗意:这两句描述了昭君为了嫁给匈奴单于,舍弃了她在汉宫中的美丽容颜的场景。她曾经以为自己的美貌能够征服单于,但她却不知道,美丑并不能改变她的命运。

赏析:昭君是西汉时期的公主,为了和亲匈奴单于,她离开了汉宫,前往匈奴。诗中的"盛饰容仪舍掖庭"意味着昭君为了迎合匈奴的审美标准而打扮自己,但她并不知道,这些装饰并不能改变她的命运。"岂知妍丑悮丹青"表达了她对自己美丑的误解,认为靠着妆容和装饰可以在匈奴的宫廷中立足。然而,她最终发现,虽然她愿意为了单于而忍受各种辱骂和屈辱,但单于并不见她的宠爱,而是更喜欢自己的族人。这首诗词以昭君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她对命运的怨懟和对单于的失望。

不羞见辱单于室,羞见年名作竟宁。
中文译文:不羞于面对单于的羞辱,却因见到年少有名而心安。

诗意:这两句表达了昭君对单于的态度和情感。她并不羞于忍受单于对她的辱骂和屈辱,因为她深爱着单于;然而,当她看到年轻有才华的人在宫廷中受宠时,她却感到羞愧和失落。

赏析:这两句诗揭示了昭君对单于的情感和忍耐。她不在乎单于对她的辱骂和屈辱,因为她深爱着他,不愿意离开他。她愿意忍受一切,只为得到单于的宠爱和关注。然而,当她看到年轻有才华的人在宫廷中受到单于的宠爱和青睐时,她心里感到羞愧和失落。这表达了她对单于的爱情和对自己处境的无奈。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写昭君为了爱情而忍受种种辱骂和屈辱的经历,反映了她对命运的怨懟和对单于的失望。诗中的昭君形象既是一个爱情的牺牲者,也是一个对命运不屈服的女性形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诗词传递出了浓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使读者对诗词中的昭君及其心境产生共鸣和思考。同时,诗词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命运和爱情时的无奈和矛盾,以及美丑对人生的影响和局限性。

昭君怨四首拼音读音参考

zhāo jūn yuàn sì shǒu
昭君怨四首

shèng shì róng yí shě yè tíng, qǐ zhī yán chǒu wù dān qīng.
盛饰容仪舍掖庭,岂知妍丑悮丹青。
bù xiū jiàn rǔ chán yú shì, xiū xiàn nián míng zuò jìng níng.
不羞见辱单于室,羞见年名作竟宁。


相关内容:

昭君怨四首

昭君怨四首

昭君怨四首

赠张炼师二首

夏日偶成六首


相关热词搜索:四首昭君
热文观察...
  • 浙西刈禾以高竹叉在水田中望之如群驼
    浙西纯种晚秋禾,更得明年雨不多。且刈且歌丰岁甚,平洋弥望列明驼。...
  • 中秋雨过月出
    欲遣清风扫乱云,先将一雨净游尘。今年大作中秋事,月色何孤我辈人。照却信方还剩在,看来千古许......
  • 中秋雨过月出
    绿卫芳树鸟啼春,与客相携发兴新。半落杏花初过雨,微酸梅子已生仁。每寻诗去必迁坐,稳跨牛归不......
  • 哀孤鸫
    哀孤鸿,孤鸿杳何所。坚冰合洞庭,积雪满南楚。吊影破寒空,凄凉宿烟雨。上林衰草暗池塘,衡岳居......
  • 跋仰老小画二轴
    蟾影寒升白玉京,浩然天地一壶冰。瘦筇肯倚琼田立,应念瑶台十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