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郑戭及第东归後赴洋州幕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1

郑戭及第东归後赴洋州幕

宋代  梅尧臣  

郤生方得桂,王粲始从戎。
一舸辞吴会,单车入汉中。
乱山云木古,侧径野泉通。
欲识风烟美,心知故国同。

郑戭及第东归後赴洋州幕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郑戭及第东归後赴洋州幕翻译及注释

《郑戭及第东归後赴洋州幕》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郑戭及第后东归,前往洋州幕任职的情景。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郤生方得桂,王粲始从戎。
一舸辞吴会,单车入汉中。
乱山云木古,侧径野泉通。
欲识风烟美,心知故国同。

诗意:
这首诗词以郑戭及第后东归的经历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美好风景的向往之情。诗中描绘了郑戭获得桂冠后,王粲也开始从军的情景。郑戭乘船告别吴会,独自骑车进入汉中。在这个陌生的地方,他看到了古老的山川、飘渺的云雾、茂密的树木和清澈的泉水。他渴望了解这里的美景,但他心中明白,这里的美景与他的故国是相通的。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郑戭及第东归的旅途,展现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美景的向往之情。诗中运用了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情厚意。诗中的“乱山云木古,侧径野泉通”描绘了陌生而古老的山川景色,给人一种宁静和恬淡的感觉。最后两句“欲识风烟美,心知故国同”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郑戭及第东归後赴洋州幕拼音读音参考

zhèng yǎn jí dì dōng guī hòu fù yáng zhōu mù
郑戭及第东归後赴洋州幕

xì shēng fāng dé guì, wáng càn shǐ cóng róng.
郤生方得桂,王粲始从戎。
yī gě cí wú huì, dān chē rù hàn zhōng.
一舸辞吴会,单车入汉中。
luàn shān yún mù gǔ, cè jìng yě quán tōng.
乱山云木古,侧径野泉通。
yù shí fēng yān měi, xīn zhī gù guó tóng.
欲识风烟美,心知故国同。


相关内容:

昭信淮上

张圣民席上赋红梅

赠张处士

赠叶山人

赠陈无逸秀才


相关热词搜索:及第
热文观察...
  • 郑州王密谏漱玉斋
    渠渠梁照日,泯泯水分京。激作飞岩势,流为杂佩声。图书无近迹,草树有冬荣。景落人间处,漂花出......
  • 直宿广文舍下
    前夜宿广文,叶响竹打雪。昨夜宿广文,窗影竹照月。赖此数竿竹,与我为暖热。上有寒鹊栖,拳足如......
  • 中伏日永叔遗冰
    日色若炎火,正当三伏时。盘冰赐近臣,络绎中使驰。莹澈肖水玉,凛气侵入肌。近日多故友,分贶能......
  • 中秋与希深别後月下寄
    薄雾生寒水,寥寥舣画船。人伤千里别,桂吐十分圆。把酒非前夕,追欢忆去年。南楼足佳兴,好在谢......
  • 姑苏杂咏 临顿里(十首)
    应爱山斋好,秋风不卷茅。凿渠侵蚁穴,移树带禽巢。人世真浮梗,吾生岂系匏。不逢皮从事,谁结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