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只忧长笛吹花落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28

只忧长笛吹花落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占春芳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字数:7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分类:占春芳  

【古诗内容】
红杏了,夭桃尽,独自占春芳。
不比人间兰麝,自然透骨生香。
对酒莫相忘。
似佳人、兼合明光。
只忧长笛吹花落,除是宁王。

只忧长笛吹花落翻译及注释

《占春芳》是苏轼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红杏开了,娇桃都谢尽,我独自占据了春天的芳香。不比人间的兰麝香气,而是自然而然地透露出骨子里的芳香。对于酒,我们不要相互忘怀。你像一个美丽的女子,也具备着明亮的光彩。我只担心长笛吹奏的花儿会凋谢,唯有宁王可以预防。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对春天花香的占有欲望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诗人观察到红杏已经开放,娇桃已经谢去,他独自享受着春天的芳香。他认为这种芳香不同于人间的兰麝香气,而是一种自然而然从内心散发出来的香气。诗人与朋友共饮美酒时,他提醒大家不要忘记这美好的时光。诗人将朋友比作佳人,具备着明亮的光彩。然而,他唯有担心长笛吹奏的花儿会凋谢,只有宁王可以阻止这一切。

赏析:
《占春芳》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描写红杏开放和娇桃谢去,表达了春天瞬息即逝的美好。他通过使用"占春芳"这个词语,表达了他对春天芳香的占有欲望,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诗中的"不比人间兰麝,自然透骨生香"这句话,揭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他认为自然的芳香不同于人造的香气,更加纯粹和自然。诗人对酒的提及,强调了友谊和快乐的重要性,他希望与朋友们共同珍惜美好时光。

诗人将朋友比作佳人,赋予了他们美丽和光彩的形象。这种比喻使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和浪漫。然而,诗人在最后一句"只忧长笛吹花落,除是宁王"中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担忧。长笛吹奏花儿凋谢的意象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终结和物是人非。宁王则象征着权力和能力,只有他才能预防这一切的发生。

总体而言,苏轼的《占春芳》通过对春天花香的描绘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美和生命短暂性的感慨,并呼吁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

只忧长笛吹花落拼音读音参考

zhàn chūn fāng
占春芳

hóng xìng le, yāo táo jǐn, dú zì zhàn chūn fāng.
红杏了,夭桃尽,独自占春芳。
bù bǐ rén jiān lán shè, zì rán tòu gǔ shēng xiāng.
不比人间兰麝,自然透骨生香。
duì jiǔ mò xiāng wàng.
对酒莫相忘。
shì jiā rén jiān hé míng guāng.
似佳人、兼合明光。
zhǐ yōu cháng dí chuī huā luò, chú shì níng wáng.
只忧长笛吹花落,除是宁王。


相关内容:

兼合明光

对酒莫相忘

自然透骨生香

不比人间兰麝

独自占春芳


相关热词搜索:只忧长笛吹花落
热文观察...
  • 除是宁王
    红杏了,夭桃尽,独自占春芳。不比人间兰麝,自然透骨生香。对酒莫相忘。似佳人、兼合明光。只忧......
  • 经旬未识东君信
    经旬未识东君信。一夕薰风来解愠。红绡衣薄麦秋寒,绿绮韵低梅雨润。瓜头绿染山光嫩。弄色金桃新......
  • 红绡衣薄麦秋寒
    经旬未识东君信。一夕薰风来解愠。红绡衣薄麦秋寒,绿绮韵低梅雨润。瓜头绿染山光嫩。弄色金桃新......
  • 一夕薰风来解愠
    经旬未识东君信。一夕薰风来解愠。红绡衣薄麦秋寒,绿绮韵低梅雨润。瓜头绿染山光嫩。弄色金桃新......
  • 绿绮韵低梅雨润
    经旬未识东君信。一夕薰风来解愠。红绡衣薄麦秋寒,绿绮韵低梅雨润。瓜头绿染山光嫩。弄色金桃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