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中秋夜不见月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罗隐
2025-07-17

中秋夜不见月

唐代  罗隐  

老师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中秋夜不见月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中秋夜不见月翻译及注释

中秋夜不见月

阴云薄暮上空虚,
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
玉轮依旧养蟾蜍。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中秋夜没有月亮,
阴云密布,天空空虚。
如今已经没有明亮的月光,
只怕天气回复晴朗之后,
玉轮也依旧照亮着养蟾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夜晚上的景象,却没有月亮。诗人通过形容“阴云薄暮上空虚”,表达了他在中秋夜没有见到月亮的失望和惆怅之情。他感叹“此夕清光已破除”,意味着月亮的光芒已经被云彩所遮盖,无法再看到月亮的明亮。然而,诗人又用“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来说明即使天气恢复晴朗,月亮依然照亮着养在天上的蟾蜍。这里的“玉轮”指的是月亮,而“养蟾蜍”则暗喻宫廷内人事纷纷,暗喻着现实世界的复杂和虚幻之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中秋夜没有见到月亮的失望和对现实世界空虚、虚幻的思考。诗中的玉轮和蟾蜍象征着美好和光明,然而现实却往往是复杂和不尽如人意的。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夜晚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矛盾与迷惘。诗人借助中秋夜没有月亮的意象,来映射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于追求美好的渴望和对现实的幻灭,给人以深思。

中秋夜不见月拼音读音参考

zhōng qiū yè bú jiàn yuè
中秋夜不见月

yīn yún bó mù shàng kōng xū, cǐ xī qīng guāng yǐ pò chú.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zhǐ kǒng yì shí kāi jì hòu, yù lún yī jiù yǎng chán chú.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相关内容:

定远楼

苏小小墓

曲江春望

移住别友

夜泊义兴戏呈邑宰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杜处士新居
    翠敛王孙草,荒诛宋玉茅。寇馀无故物,时薄少深交。迸笋穿行径,饥雏出坏巢。小园吾亦有,多病近......
  • 咏马二首
    紫云团影电飞瞳,骏骨龙媒自不同。骑过玉楼金辔响,一声嘶断落花风。崚嶒高耸骨如山,远放春郊苜......
  • 寄程尊师
    鹤信虽然到五湖,烟波迢递路崎岖。玉书分薄花生眼,金鼎功迟雪满须。三秀紫芝劳梦寐,一番红槿恨......
  • 息夫人庙
    百雉摧残连野青,庙门犹见昔朝廷。一生虽抱楚王恨,千载终为息地灵。虫网翠环终缥缈,风吹宝瑟助......
  • 倚棹
    倚棹听邻笛,沾衣认酒垆。自缘悲巨室,谁复为穷途。树解将军梦,城遗御史乌。直应齐始了,倾酌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