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中书侍郎挽词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秦观
2025-07-17

中书侍郎挽词二首

宋代  秦观  

崛起商岩後,清忠士论归。
法知商鞅弊,议折董宏非。
迁谪生华发,骞腾上紫微。
又骑箕尾去,朝野涕空挥。

中书侍郎挽词二首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中书侍郎挽词二首翻译及注释

诗词:《中书侍郎挽词二首》

崛起商岩后,清忠士论归。
法知商鞅弊,议折董宏非。
迁谪生华发,骞腾上紫微。
又骑箕尾去,朝野涕空挥。

中文译文:
商岩之后兴起,清正的士人们回归。
明察商鞅的弊端,反对董宏的错误。
迁徙流亡后才能发挥才华,飞腾升至紫微星。
又骑着箕尾星离去,朝野间空留下泪水挥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秦观的作品,是一首挽词。诗人通过描绘时代的动荡和自己的遭遇,表达了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诗的开头描述了商岩之后的崛起,这里可以理解为指代当时的政治局势。清忠士论归,表达了清正的士人们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政治清明的期望。

接下来,诗人谈到了对商鞅和董宏的批评。商鞅是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家,他的一些政策被认为有弊端,诗人明察其中,表示对商鞅的弊病有所了解。董宏则指代当时的一位有权势的人物,诗人认为他的观点和行为是错误的,表示自己对董宏的反对。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谈到了自己的遭遇和命运的起伏。迁谪生华发,指自己经历了流亡与辗转,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才华。骞腾上紫微,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前途的向往和追求,希望能够有所成就。

最后两句“又骑箕尾去,朝野涕空挥”,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情和对时局的感伤。箕尾星是北斗七星的一员,诗人骑着箕尾星离去,象征着他离开现实世界,追求理想和远大的抱负。朝野间的涕泪挥动,表明诗人对于时局动荡和自己离去的无奈和伤感。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局的观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自身遭遇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思考和感慨。

中书侍郎挽词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zhōng shū shì láng wǎn cí èr shǒu
中书侍郎挽词二首

jué qǐ shāng yán hòu, qīng zhōng shì lùn guī.
崛起商岩後,清忠士论归。
fǎ zhī shāng yāng bì, yì zhé dǒng hóng fēi.
法知商鞅弊,议折董宏非。
qiān zhé shēng huá fà, qiān téng shàng zǐ wēi.
迁谪生华发,骞腾上紫微。
yòu qí jī wěi qù, cháo yě tì kōng huī.
又骑箕尾去,朝野涕空挥。


相关内容:

赠蹇法师翊之

元日立春三绝

元日立春三绝

元日立春三绝

永寿县君挽词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二首挽词
热文观察...
  • 中书侍郎挽词二首
    守道无夷险,如公实寡仇。望从乌府重,官到凤池休。二品追褒峻,千金赙恤优。缙绅终有恨,王骏不......
  • 别程公辟给事
    人物风流推镇东,夕郎持节作元戎。樽前倦客刘师命,月下清砍盛小丛。裘弊黑貂霜正急,书传黄犬岁......
  • 别贾耘老
    若有人兮霅之滨,服火齐兮冠切云。有才不为世所抡,尽入诗句为奇新。忘归繁弱不浪阵,发必中的疑......
  • 呈李公择
    青笺擘处银钩断,红袂分时五箸悬。云脚渐收风色紧,半规斜日射归船。...
  • 次韵参寥莘老
    迅风薄高林,万象号虎豹。纷披枳与棘,尔复鼓狂闹。我垣既已颓,我栋又以挠。岂无一木枝,横力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