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重阳日寄韦舍人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赵嘏
2025-07-18

重阳日寄韦舍人

唐代  赵嘏  

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
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重阳日寄韦舍人作者简介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重阳日寄韦舍人翻译及注释

《重阳日寄韦舍人》是唐代赵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重阳节过,菊花已经凋谢落尘。
我生病倚着拐杖在江边走动。
不知道龙山的今天会有什么人聚会,
谁会是那位风流落魄的折帽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赵嘏在重阳节寄给韦舍人的信。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古代有爬山观石、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意味着祈求长寿和健康。诗中描绘了重阳节过后的景象,菊花凋谢,已经堆积了一地的尘土。诗人因病倚拐杖在江边散步,生活显得格外孤寂。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朋友的期待。他不知道在这个重阳节的龙山上,会有怎样的聚会、会有怎样的人物;他渴望有一位风流落魄的折帽人,即是指熟悉而兴趣广泛的朋友的出现,以解寂寥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过后的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孤寂之感和对友谊的渴望。诗人在孤独的情境中思念朋友,希望朋友能够光临,与其共享重阳节的喜庆和快乐。诗中写景与抒情结合,通过对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整首诗意境清新,感情真挚,抒发出对友谊的珍重和思念之情。

重阳日寄韦舍人拼音读音参考

chóng yáng rì jì wéi shè rén
重阳日寄韦舍人

jié guò chóng yáng jú wěi chén, jiāng biān bìng qǐ zhàng fú shēn.
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
bù zhī cǐ rì lóng shān huì, shuí shì fēng liú luò mào rén.
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相关内容:

留题兴唐寺

送李给事(一作萧俛相公归山)

赠空禅师

访沈舍人不遇

别牛郎中门馆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句
    石静如开镜,山高若耸莲。笋竿抽玉管,花蔓缀金钿。(岩光亭楼海虞衡志)。...
  • 李侍御归炭谷山居,同宿华严寺
    家在青山近玉京,日云红树满归程。相逢一宿最高寺,半夜翠微泉落声。...
  • 和范校书赠造微上人
    得性见微公,何曾执著空。修心将佛并,吐论与儒通。晓漱松杉下,宵禅雪月中。他生有缘会,君子亦......
  • 经汾阳旧宅
    门前不改旧山河,破虏曾轻马伏波。今日独经歌舞地,古槐疏冷夕阳多。...
  • 昔昔盐二十首·花飞桃李蹊
    远期难可托,桃李自依依。花径无容迹,戎裘未下机。随风开又落,度日扫还飞。欲折枝枝赠,那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