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重用韵答严上人(二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刘基
2025-07-27

重用韵答严上人(二首)

明代  刘基  

坐见风霜百草疏,却怜光景渐消除。
萍蓬飘荡三年客,松菊荒凉五亩居。
陋巷苍苔封蚁垤,空庭黄叶带虫书。
江枫恰似知人意,强学芳菲二月初。
¤

重用韵答严上人(二首)作者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重用韵答严上人(二首)翻译及注释

《重用韵答严上人(二首)》是明代诗人刘基的作品。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重用韵答严上人(二首)

坐见风霜百草疏,
却怜光景渐消除。
萍蓬飘荡三年客,
松菊荒凉五亩居。

陋巷苍苔封蚁垤,
空庭黄叶带虫书。
江枫恰似知人意,
强学芳菲二月初。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居环境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活变迁的感慨。诗人观察到风霜之下,百草凋零,景色渐渐消逝,而他却怜惜这种变化。诗中还描绘了诗人自身的境遇,他像萍蓬一样飘荡在外,三年来没有固定的居所;而原本属于他的松菊园,如今却已荒凉。陋巷中的墙壁上苔藓丛生,封着蚁垤;空旷的庭院中,黄叶缠绕,带着昆虫的印记。最后两句以江枫和芳菲的比喻,意味着诗人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淡雅的意境,描绘了时光的流转和生活的变迁。诗人以景物的变化来映射自身的遭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活无常的感叹。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而富有细腻之处,如百草疏落、萍蓬飘荡、松菊荒凉等,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传达出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同时,诗人通过陋巷的苍苔、空庭的黄叶,以及带有虫书印记的景象,展现了诗人生活的贫寒和荒凉之感。最后两句以江枫和芳菲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真实情感的理解。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凝练地传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生活变迁的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的感时伤怀之情。

重用韵答严上人(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zhòng yòng yùn dá yán shàng rén èr shǒu
重用韵答严上人(二首)

zuò jiàn fēng shuāng bǎi cǎo shū, què lián guāng jǐng jiàn xiāo chú.
坐见风霜百草疏,却怜光景渐消除。
píng péng piāo dàng sān nián kè, sōng jú huāng liáng wǔ mǔ jū.
萍蓬飘荡三年客,松菊荒凉五亩居。
lòu xiàng cāng tái fēng yǐ dié, kōng tíng huáng yè dài chóng shū.
陋巷苍苔封蚁垤,空庭黄叶带虫书。
jiāng fēng qià sì zhī rén yì, qiáng xué fāng fēi èr yuè chū.
江枫恰似知人意,强学芳菲二月初。
¤


相关内容:

次韵和新罗严上人秋日见寄(二首)

春兴(四首)

春兴(四首)

春兴(四首)

次韵和天童良上人见寄


相关热词搜索:二首上人重用
热文观察...
  • 次韵和新罗严上人秋日见寄(二首)
    爱汝精蓝抱翠微,青松绿竹共依依。龟台落日明霞绮,鳗井寒潮长石衣。银杏子成边雁到,木犀花发野......
  • 重用韵答严上人(二首)
    江水东流西日微,闲身不系独何依。尘埃爽飒枯蓬鬓,霜露凄凉破衲衣。百粤雨余山翠合,三韩云净海......
  • 仍用韵酬衍上人(二首)
    多愁只觉世情疏,愁极凭谁与破除。江海烟尘羁客泪,云山桑梓别人居。高风断雁惟将恨,衰草残萤不......
  • 仍用韵酬衍上人(二首)
    岁暮天寒生意微,空林鸟雀自相依。有情霜叶欺花貌,无用风荷象客衣。西塞鼓鞞山岳震,东郊羽檄海......
  • 又用前韵(二首)
    树头寒月影扶疏,天上清霜下玉除。紫塞风高鸿失路,碧梧枝冷鹊移居。虎头旷日麋仓粟,牛腹中宵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