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舟行再用前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仲并
2025-07-19

舟行再用前韵

宋代  仲并  

一棹苕溪去,千门榆火新。
老来犹是客,病起怯逢春。
儒馆妙人物,吟毫泣鬼社。
平生经济业,勉矣正逢辰。

舟行再用前韵作者简介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舟行再用前韵翻译及注释

《舟行再用前韵》是宋代诗人仲并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船只驶离苕溪,远离故乡,千家万户的榆树点燃了篝火。尽管年事已高,我仍是一个旅客,当病痛降临,我心生畏惧。我曾在儒学的殿堂里遇见了许多聪慧的人,他们用毛笔吟唱着,为死去的亲人流泪。一生以来,我一直勤勉地从事经济工作,现在正值时辰,我要继续努力。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船上离开苕溪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离乡别井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中融入了对年老、疾病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同时展示了诗人对文化、艺术和努力奋斗的赞美。

在诗词中,苕溪、榆火、儒馆等意象都是具有浓郁的宋代文化特色。苕溪象征着离乡背井,榆火则是人们在夜晚用来照明的火焰,寓意着家园的温暖。儒馆代表了文化和学问的殿堂,吟毫泣鬼社则表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诗人巧妙地刻画了自己的境遇和内心世界。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递出对生命的思索和对人生价值的关注。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困境的勇敢面对。通过描绘个人的心境和感受,诗人引发了读者对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深思。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仲并诗人的才华和感悟。它将个人的经历与人生的普遍命题相结合,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和努力奋斗的认同。这种融合了个人情感和社会关怀的表达方式,使得《舟行再用前韵》成为一首富有哲理和感人的宋代诗作。

舟行再用前韵拼音读音参考

zhōu xíng zài yòng qián yùn
舟行再用前韵

yī zhào tiáo xī qù, qiān mén yú huǒ xīn.
一棹苕溪去,千门榆火新。
lǎo lái yóu shì kè, bìng qǐ qiè féng chūn.
老来犹是客,病起怯逢春。
rú guǎn miào rén wù, yín háo qì guǐ shè.
儒馆妙人物,吟毫泣鬼社。
píng shēng jīng jì yè, miǎn yǐ zhèng féng chén.
平生经济业,勉矣正逢辰。


相关内容:

题李德邵蘖庵

题李德邵蘖庵

送郑公老少卿赴吉州三首

送郑公老少卿赴吉州三首

送郑公老少卿赴吉州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和耿时举梅雪二首
    百花看尽不如梅,故作凌寒殿后开。照水怜生匀粉处,隔帘抵死透香来。未令寄陇音尘断,能觅巡檐句......
  • 舟行再用前韵
    行藏那用卜,皱面不重红。又作都城别,长怀国士风。折巾从有道,斗酒对无功。一梦何时续,南窗笑......
  • 和耿时举梅雪二首
    点酥娇面试初芳,琢句真须琢玉郎。聊与一枝论雅素,未须千叶间轻黄。斜簪髻畔随人好,满覆樽前借......
  • 平江太守生辰二首
    画戟从来瑞霭浮,顿回春意到南州。占熊馈鲤呈祥日,拖玉腰金得志秋。十载声名天下最,满怀韬略古......
  • 平江太守生辰二首
    玉笋初辞鵷鹭群,一麾来此振余芬。三槐事业他年看,五裤歌谣随处闻。方丈可量閒日月,泰阶还赴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