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嘉祐
2025-07-22

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

唐代  李嘉祐  

处处空篱落,江村不忍看。
无人花色惨,多雨鸟声寒。
黄霸初临郡,陶潜未罢官。
乘春务征伐,谁肯问凋残。

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作者简介

李嘉祐,字从一,生卒年俱不可考,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天宝七年(748)进士,授秘书正字。

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翻译及注释

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

处处空篱落,江村不忍看。
无人花色惨,多雨鸟声寒。
黄霸初临郡,陶潜未罢官。
乘春务征伐,谁肯问凋残。

译文:
我自常州回到江阴的途中作

到处都是空荒的篱落,江村的景象令人无法忍受。
没有人关心花草的颜色憔悴,多雨天的鸟鸣令人感到寒冷。
黄霸刚刚到郡任职,陶潜还没有离职。
在这个春天,却忙于征战之事,谁会关心衰败和残破。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李嘉祐自常州还江阴的途中所见所感。诗中所描绘的景象荒凉、寒冷,反映了江村的萧瑟和凄凉。篱落空荒,花色惨淡,雨天的鸟鸣更加显得冷酷和凄凉。诗中还提到了黄霸初任郡守和陶潜还未离职,暗示着时局动荡和官僚体制的困境。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征战之事的不满,他认为在这个春天,人们应该关注的是颓废和残破的现状,而不是忙于战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江村凄凉景象的反思和不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通过对比和对比,把握了秋天的萧瑟和凄凉的气氛。他对黄霸的到来和陶潜的离职,以及征战之事的忙碌和内心的困扰,表达了自己对战争和权力的追求的反思和意识。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描写和雅致的形象化描绘,表达了对军事行动和官僚机构的反思和不满。这首诗的意境简洁明快,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感,给人以深邃的思考和强烈的心灵触动。它不仅是对时代困境的批判,还是对自我内心世界的呈现,展现了李嘉祐独特的视角和感受力。

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拼音读音参考

zì cháng zhōu hái jiāng yīn tú zhōng zuò
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

chǔ chù kōng lí luò, jiāng cūn bù rěn kàn.
处处空篱落,江村不忍看。
wú rén huā sè cǎn, duō yǔ niǎo shēng hán.
无人花色惨,多雨鸟声寒。
huáng bà chū lín jùn, táo qián wèi bà guān.
黄霸初临郡,陶潜未罢官。
chéng chūn wù zhēng fá, shuí kěn wèn diāo cán.
乘春务征伐,谁肯问凋残。


相关内容:

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作春归桃花岩贻许侍御)

春滞沅湘有怀山中

蒙山作

陪张丞相祠紫盖山,途经玉泉寺

敦煌太守后庭歌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秋胡行(一作鲁秋胡)
    妾本邯郸未嫁时,容华倚翠人未知。一朝结发从君子,将妾迢迢东鲁陲。时逢大道无艰阻,君方游宦从......
  • 自平
    自平宫中吕太一,收珠南海千馀日。近供生犀翡翠稀,复恐征戎干戈密。蛮溪豪族小动摇,世封刺史非......
  • 和张判官登万山亭,因赠洪府都督韩公
    韩公是襄士,日赏城西岑。结构意不浅,岩潭趣转深。皇华一动咏,荆国几谣吟。旧径兰勿剪,新堤柳......
  • 归至郢中
    远游经海峤,返棹归山阿。日夕见乔木,乡关在伐柯。愁随江路尽,喜入郢门多。左右看桑土,依然即......
  • 新安送陆澧归江阴
    新安路,人来去。早潮复晚潮,明日知何处。潮水无情亦解归,自怜长在新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