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自笑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汪元量
2025-07-25

自笑

宋代  汪元量  

释氏掀天官府,道家随世功名。
俗子执鞭亦贵,书生无用分明。

自笑作者简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自笑翻译及注释

《自笑》是一首宋代诗歌,作者是汪元量。这首诗描述了社会中不同人群的身份和地位,并对他们的价值观提出了反思。

诗意:
《自笑》通过对不同阶层人士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价值观的思考和对身份地位的反思。诗中提到了释氏掀天官府,道家随世功名,俗子执鞭亦贵,书生无用分明等形象,暗示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可能会迷失自我,忽视内心的真实需求和价值。

赏析:
《自笑》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不同社会阶层人士的形象,通过对比突出了人们对功名地位的追求和对内心真正需求的忽视。释氏掀天官府、道家随世功名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将个人修行与社会地位结合的思想,暗示了道家思想在宋代社会的影响力。而俗子执鞭亦贵、书生无用分明的描述则凸显了社会对功名地位的过度追崇,对智慧、才能、学问等价值的忽视。

这首诗以自嘲的口吻,通过对不同人物形象的描述,呈现了社会现象和人生观的反思。作者通过描绘不同阶层人士的处境,表达了对功名地位追求的怀疑和对个人价值的关注。诗人暗示,追求功名地位虽然有其必要性,但过度追求可能会使人迷失自我,丧失对内心真实需求的敏感。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铿锵有力的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价值观的思考,给读者一种深入思考人生价值与社会现象的启示。

总而言之,汪元量的《自笑》通过对不同社会阶层人士的形象描绘,反映了社会对功名地位的过度追求,以及对内心真实需求的忽视。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自嘲的口吻,引发读者对个人价值观和社会现象的思考。

自笑拼音读音参考

zì xiào
自笑

shì shì xiān tiān guān fǔ, dào jiā suí shì gōng míng.
释氏掀天官府,道家随世功名。
sú zǐ zhí biān yì guì, shū shēng wú yòng fēn míng.
俗子执鞭亦贵,书生无用分明。


相关内容:

真定官舍

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

幽州寒食游江乡园

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

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蝶恋花
    檐溜潺潺朝复暮。燕子衔泥,穿幕来还去。素锦青袍知有处。花光草色迷汀渚。春不负人人自负。君看......
  • 蝶恋花
    杏靥桃腮俱有靦。常避孤芳,独斗红深浅。犯雪凌霜芳意展。玉容似带春寒怨。分得数枝来小院。依倚......
  • 南歌子
    玉斝浮菖虎,金盘馈鰁鱼。研丹聊作厌兵符。何必城头一女、当千夫。雨过山如洗,风来草似梳。佳人......
  • 卜算子
    今日富川滨,後夜湓江岸。千里西湖指顾间,未怕新年换。再见复何时,此意凭吟管。应有新诗当尺书......
  • 好事近
    春色到酴醿,人在酴醿花底。花扑尊罍香透,远胜烧沈水。一杯聊复对东风,为祝千千岁。作楫和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