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汴河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罗隐
2025-07-22

汴河

唐代  罗隐  

当时天子是闲游,今日行人特地愁。
柳色纵饶妆故国,水声何忍到扬州。
乾坤有意终难会,黎庶无情岂自由。
应笑秦皇用心错,谩驱神鬼海东头。

汴河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汴河翻译及注释

《汴河》

当时天子是闲游,
今日行人特地愁。
柳色纵饶妆故国,
水声何忍到扬州。

乾坤有意终难会,
黎庶无情岂自由。
应笑秦皇用心错,
谩驱神鬼海东头。

中文译文:
当时天子自在游玩,
而现在的行人却特地感到忧愁。
汴河两岸的柳树已经绿了,
妆扮起故国的容颜;
然而,水声何忍听到扬州。

天地的巨变是有意的,终究难以相会,
而黎庶民众的命运是没有感情可言的,怎能自由?
可以嘲笑秦皇的心意不明,
妄图驱使神鬼去往海东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痛苦。天子是指当时的皇帝,他们闲游自在,没有顾及人民的疾苦。相比之下,行人们却为生计而忧愁。柳色纵饶妆故国,指的是汴河两岸的柳树妆点了原来的幽静景色。水声何忍到扬州,形容了人民的痛苦和无奈。

虽然世间万物都有变化,但是天子和庶民很难相会,他们的命运是无情可言的,缺乏自由。诗人用虚词“秦皇”指代了当时的君王,嘲讽他们用心衡量人民,驱使神鬼去海东头,表现出诗人对国家的失望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赏析:
《汴河》一诗虽短小,但表达了诗人对天子和庶民命运的无奈和对痛苦现实的思考和批评。通过对比天子与庶民的不同遭遇,诗人揭示了社会阶级的不公和无情,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现状的不满。诗中“柳色纵饶妆故国”,巧妙地使用柳树作为意象,表达了对昔日幽静景色的怀念。整首诗独具音调和节奏感,质朴而悲壮,给人以思考和震撼。

汴河拼音读音参考

biàn hé
汴河

dāng shí tiān zǐ shì xián yóu, jīn rì xíng rén tè dì chóu.
当时天子是闲游,今日行人特地愁。
liǔ sè zòng ráo zhuāng gù guó,
柳色纵饶妆故国,
shuǐ shēng hé rěn dào yáng zhōu.
水声何忍到扬州。
qián kūn yǒu yì zhōng nán huì, lí shù wú qíng qǐ zì yóu.
乾坤有意终难会,黎庶无情岂自由。
yīng xiào qín huáng yòng xīn cuò, mán qū shén guǐ hǎi dōng tóu.
应笑秦皇用心错,谩驱神鬼海东头。


相关内容:

怀州客舍

惜春

与清溪赵明府

送许温(一作浑)

途中言事寄居远上人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题笙
    筠管参差排凤翅,月堂凄切胜龙吟。最宜轻动纤纤玉,醉送当观滟滟金。缑岭独能征妙曲,嬴台相共吹......
  • 寄谢麟
    越国云溪秀发时,蒋京词赋谢麟诗。后来若要知优劣,学圃无过老圃知。...
  • 东溪别业寄吉州段郎中
    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尽日人不到,一尊谁与同。凉随莲叶雨,暑避柳条风。岂分长岑寂,明时有......
  • 送沛县司马丞之任
    举酒一相劝,逢春聊尽欢。羁游故交少,远别后期难。路上野花发,雨中青草寒。悠悠两都梦,小沛与......
  • 往年进士赵能卿尝话金庭胜事,见示叙
    会稽诗客赵能卿,往岁相逢话石城。正恨故人无上寿,喜闻良宰有高情。山朝佐命层层耸,水接飞流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