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酬故人陈乂都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方干
2025-07-24

酬故人陈乂都

唐代  方干  

远别那无梦,重游自有期。
半年乡信到,两地赤心知。
坐久吟移调,更长砚结凘.文人才力薄,终怕阿戎欺。

酬故人陈乂都作者简介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酬故人陈乂都翻译及注释

酬故人陈乂都

远别那无梦,重游自有期。
半年乡信到,两地赤心知。
坐久吟移调,更长砚结凘。
文人才力薄,终怕阿戎欺。

译文:

回应陈乂都

远离那无梦幻,重游自有时机。
半年乡信到,两地红心相知。
坐久吟咏调子,更长砚台结霜。
文人才力薄,终怕强敌欺凌。

诗意:

这首诗是唐代方干写给故友陈乂都的回信。诗中表达了离别之后的思念和期待重逢的情感,也反映了文人对自身才能的不足和对强敌威胁的畏惧。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首句“远离那无梦幻,重游自有时机。”将离别的痛苦与重逢的期盼相对比,传达了作者对重逢的渴望和坚定的信念。

接下来的两句“半年乡信到,两地红心相知。”表达了作者收到故乡的来信后的喜悦,也表明了两地之间的情谊深厚。

接着的两句“坐久吟咏调子,更长砚台结霜。”描绘了作者长时间坐在案前吟咏调子,以及久坐导致的砚台结霜的寒冷景象,这也暗示了文人才力薄弱的现状。

最后一句“文人才力薄,终怕强敌欺凌。”表达了作者对自身才能的不足和对强敌威胁的忧虑,展现了一个文人对世俗的无奈与警惕。

总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命运的无奈和畏惧,以简练的语言传递出真挚的情感。

酬故人陈乂都拼音读音参考

chóu gù rén chén yì dōu
酬故人陈乂都

yuǎn bié nà wú mèng, zhòng yóu zì yǒu qī.
远别那无梦,重游自有期。
bàn nián xiāng xìn dào, liǎng dì chì xīn zhī.
半年乡信到,两地赤心知。
zuò jiǔ yín yí diào, gèng zhǎng yàn jié sī. wén rén cái lì báo, zhōng pà ā róng qī.
坐久吟移调,更长砚结凘.文人才力薄,终怕阿戎欺。


相关内容:

茶诗

宿纪南驿

思江南

后魏时相州人作李波小妹歌疑其未备因补之

蜀中赏海棠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上云乐
    青丝作筰桂为船,白兔捣药虾蟆丸。便浮天汉泊星渚,回首笑君承露盘。...
  • 早行
    水寒孤棹触天文,直似乘槎去问津。纵使碧虚无限好,客星名字也愁人。...
  •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上真观
    尝闻升三清,真有上中下。官居乘佩服,一一自相亚。霄裙或霞粲,侍女忽玉姹。坐进金碧腴,去驰飙......
  • 村夜二篇
    江上冬日短,裴回草堂暝。鸿当绝塞来,客向孤村病。绵绵起归念,咽咽兴微咏。菊径月方高,橘斋霜......
  • 早登新安县楼
    关城树色齐,往事未全迷。塞路真人气,封门壮士泥。草浓延蝶舞,花密教莺啼。若以鸣为德,鸾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