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酬周相公见赠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贯休
2025-07-17

酬周相公见赠

唐代  贯休  

三界无家是出家,岂宜拊凤睹新麻。
幸生白发逢今圣,曾梦青莲映玉沙。
境陟名山烹锦水,睡忘东白洞平茶。
喜擎绣段攀金鼎,谢脁馀霞始是霞。

酬周相公见赠作者简介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酬周相公见赠翻译及注释

《酬周相公见赠》译文:回应周相公的赠诗

三界无家是出家,
岂宜拊凤睹新麻。
幸生白发逢今圣,
曾梦青莲映玉沙。
境陟名山烹锦水,
睡忘东白洞平茶。
喜擎绣段攀金鼎,
谢脁馀霞始是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贯休的作品,是对周相公赠诗的回应。诗人以三界无家作为出家的基础,表示自己并非真正的出家人。他无法逢凤、见新麻是因为他并非真正的僧人。

然而,诗人表示自己真的很幸运,因为他老了,却生活在一个贤明的时代。诗人曾经梦见过青莲花映照着玉沙,这预示着他在佛法上有所触动和体悟。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他的境遇。他所在的地方有高山和清澈的水,他在此间遗忘了世俗的烦恼,像在东白洞中沏茶一样安详。诗人很高兴地举起锦帛段,托起了金鼎,表示他对于享受这些物质的喜悦,但他也明白这只是虚妄,只有修行才是真正的精神财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和追寻,同时也道出了人世间欲望和修行之间的冲突。无论所处的环境如何,诗人坚信修行才是真正幸福和成就,唤起人们对于心灵自由和升华的思考。

酬周相公见赠拼音读音参考

chóu zhōu xiàng gōng jiàn zèng
酬周相公见赠

sān jiè wú jiā shì chū jiā, qǐ yí fǔ fèng dǔ xīn má.
三界无家是出家,岂宜拊凤睹新麻。
xìng shēng bái fà féng jīn shèng,
幸生白发逢今圣,
céng mèng qīng lián yìng yù shā.
曾梦青莲映玉沙。
jìng zhì míng shān pēng jǐn shuǐ, shuì wàng dōng bái dòng píng chá.
境陟名山烹锦水,睡忘东白洞平茶。
xǐ qíng xiù duàn pān jīn dǐng, xiè tiǎo yú xiá shǐ shì xiá.
喜擎绣段攀金鼎,谢脁馀霞始是霞。


相关内容:

和毛学士舍人早春

怀诸葛珏二首

题曹溪祖师堂

送僧之安南

陪冯使君游六首·钓罾潭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怀谬独一
    常忆兰陵子,瑰奇皴渴才。思还如我苦,时不为伊来。岳霞猱掷雪,湖月浪翻杯。未闻沾寸禄,此事亦......
  • 题弘式和尚院兼呈杜使君
    二雅兼二密,愔愔只自怡。腊高云屐朽,貌古画师疑。堑蚁缘金锡,垆烟惹雪眉。仍闻有新作,只是寄......
  • 再逢虚中道士三首
    天目西峰古坏坛,坛边相别雪漫漫。如今四十馀年也,还共当时恰一般。囊里灵龟小似钱,道伊年与我......
  • 送僧游五台
    羡师游五顶,乞食值年丰。去去谁为侣,栖栖力已充。浊河高岸拆,衰草古城空。必到华严寺,凭师问......
  • 寄镜湖方干处士(一作寄方干处士鉴湖旧居)
    贺监旧山川,空来近百年。闻君与琴鹤,终日在渔船。岛露深秋石,湖澄半夜天。云门几回去,题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