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初归筠庄苏粹之以诗见贻次韵答之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弥逊
2025-07-23

初归筠庄苏粹之以诗见贻次韵答之二首

宋代  李弥逊  

它年同上楚江楼,花绕春城小谢州。
翻手雨云人事改,跳丸日月岁光流。
霜空暮落能鸣雁,秋水风移不击舟。
偶筑一丘邻胜隐,杖筇冲雨亦来游。

初归筠庄苏粹之以诗见贻次韵答之二首作者简介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初归筠庄苏粹之以诗见贻次韵答之二首翻译及注释

《初归筠庄苏粹之以诗见贻次韵答之二首》是宋代李弥逊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初归筠庄后的心境和对友人苏粹的回答。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初归筠庄苏粹之以诗见贻次韵答之二首

它年同上楚江楼,
花绕春城小谢州。
翻手雨云人事改,
跳丸日月岁光流。

霜空暮落能鸣雁,
秋水风移不击舟。
偶筑一丘邻胜隐,
杖筇冲雨亦来游。

诗意:
这首诗词以作者初次归来筠庄为背景,回答了友人苏粹的贺诗。诗中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以及作者在此间落地生根、隐居修养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楚江楼、春城小谢州等地的景物,展现了自然环境的美丽和变迁。"翻手雨云人事改,跳丸日月岁光流"这两句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化,以及时间的无情和无法抵挡。诗中的"霜空暮落能鸣雁,秋水风移不击舟"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机。最后两句"偶筑一丘邻胜隐,杖筇冲雨亦来游"表达了作者在此地修养身心的心愿,以及对友人苏粹的邀请。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归乡之地的热爱和对友情的回应。诗人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出对自然和人生变化的思考,以及对友情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的主题,使整首诗更加有层次和深意。

初归筠庄苏粹之以诗见贻次韵答之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chū guī yún zhuāng sū cuì zhī yǐ shī jiàn yí cì yùn dá zhī èr shǒu
初归筠庄苏粹之以诗见贻次韵答之二首

tā nián tóng shàng chǔ jiāng lóu, huā rào chūn chéng xiǎo xiè zhōu.
它年同上楚江楼,花绕春城小谢州。
fān shǒu yǔ yún rén shì gǎi, tiào wán rì yuè suì guāng liú.
翻手雨云人事改,跳丸日月岁光流。
shuāng kōng mù luò néng míng yàn, qiū shuǐ fēng yí bù jī zhōu.
霜空暮落能鸣雁,秋水风移不击舟。
ǒu zhù yī qiū lín shèng yǐn, zhàng qióng chōng yǔ yì lái yóu.
偶筑一丘邻胜隐,杖筇冲雨亦来游。


相关内容:

春日同游梅花坡韵赋诗坡字

初归筠庄苏粹之以诗见贻次韵答之二首

丞相张公筑室湘江之上若欲远人间事尽心於山

丞相张公筑室湘江之上若欲远人间事尽心於山

陈氏太君挽诗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二首次韵苏粹之
热文观察...
  • 春晚舟行三首
    桑椹初生柳叶农,薰风咄咄逼春工。物华过眼真堪恨,缘发今成一老翁。...
  • 春晚舟行三首
    病眼看花似梦中,可堪红紫半成空。一年三月春馀几,枕上那闻昨夜风。...
  • 春晚舟行三首
    融融春日觉身闲,急水浮舟下石湾。此去知心唯杜宇,与君结伴老家山。...
  • 春雨
    濛濛烟雨网春晖,南陌清明二月时。细草藏泥供燕子,好花藏蜜待蜂儿。...
  • 次韵叔孝郎中送游黄山见一老之作二首
    居士逢场了世终,却寻机语凋天然。我来不问三三句,乘觅康壶炷暖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