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山桂(此花紫色,英藻繁缛)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德裕
2025-07-23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山桂(此花紫色,英藻繁缛)

唐代  李德裕  

吾爱山中树,繁英满目鲜。
临风飘碎锦,映日乱非烟。
影入春潭底,香凝月榭前。
岂知幽独客,赖此当朱弦。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山桂(此花紫色,英藻繁缛)作者简介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山桂(此花紫色,英藻繁缛)翻译及注释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山桂(此花紫色,英藻繁缛)》是唐代诗人李德裕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喜爱山中的树,茂盛的花朵鲜艳无比。在微风中飘零如锦,映照阳光仿佛乱云飞舞。它的倒影沉入春天的池塘底,香气凝结在月色斑斓的亭子前。谁能知道我这位幽居的客人,因为这片桂花,才能依赖起红色的琴弦。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山中桂花的喜爱和赞美。桂花开放时,花朵茂盛、色彩鲜艳,给人以美好的感受。在微风中,桂花飘零如锦,映照阳光时仿佛乱云飞舞,给人一种美丽而活泼的印象。桂花的倒影沉入池塘底部,香气凝结在月色斑斓的亭子前,给人一种幽静而优雅的感觉。作者通过描绘桂花的美丽和香气,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幽居生活的享受和对音乐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天山中桂花的景色和香气,展现出作者对自然美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桂花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将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给人以和谐宁静的感觉。诗中的桂花倒影、香气凝结也增添了一种幽雅的意境,让人感受到深深的诗意和禅意。

此外,诗中还暗示了作者的身份和心境。诗中提到的幽独客人,以及依赖桂花当朱弦的表述,可能暗指了作者自己。李德裕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曾经历过宦海沉浮,但在诗中展现了他幽居生活的乐趣和对音乐的热爱。整首诗以桂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桂花的美丽和香气,抒发了作者对自然、音乐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与赞美。

总之,这首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天山中桂花的景色和香气,展现出作者对自然美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抒发了对幽居生活和音乐的热爱。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山桂(此花紫色,英藻繁缛)拼音读音参考

chūn mù sī píng quán zá yǒng èr shí shǒu shān guì cǐ huā zǐ sè, yīng zǎo fán rù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山桂(此花紫色,英藻繁缛)

wú ài shān zhōng shù, fán yīng mǎn mù xiān.
吾爱山中树,繁英满目鲜。
lín fēng piāo suì jǐn, yìng rì luàn fēi yān.
临风飘碎锦,映日乱非烟。
yǐng rù chūn tán dǐ, xiāng níng yuè xiè qián.
影入春潭底,香凝月榭前。
qǐ zhī yōu dú kè, lài cǐ dāng zhū xián.
岂知幽独客,赖此当朱弦。


相关内容:

隋宫

忆金门旧游奉寄江西沈大夫

题宣化寺道光上人居

余所居平泉村舍近蒙韦常侍大尹特改嘉名因寄诗以谢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竹径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早春至言禅公法堂忆平泉别业(金陵作)
    昔我伊原上,孤游竹树间。人依红桂静,鸟傍碧潭闲。松盖低春雪,藤轮倚暮山。永怀桑梓邑,衰老若......
  • 到宣武三十韵
    七月趋梁苑,三年谢尹京。旧风除物蠹,新律奉师贞。龙节双油重,蛇矛百练明。跃鱼连后旆,腾虎耀......
  • 陇头水
    陇头水,千古不堪闻。生归苏属国,死别李将军。细响风凋草,清哀雁落云。...
  • 盛山十二诗·胡卢沼
    疏凿徒为巧,圆洼自可澄。倒花纷错秀,鉴月静涵冰。...
  • 庐山石镜
    东岩采薇人,岩际朝见月。怪堕幽萝间,非时更澄彻。绿萝就玉兔,再与高鸟歇。清光照掌中,始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