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次长芦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舜民
2025-07-22

次长芦

宋代  张舜民  

炎荒往返正三年,重过长芦古寺前。
万里风波行欲尽,停挠南望一潸然。

次长芦作者简介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次长芦翻译及注释

《次长芦》是宋代张舜民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炎荒往返正三年,
重过长芦古寺前。
万里风波行欲尽,
停挠南望一潸然。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张舜民游历长芦古寺的情景。诗人在炎热的旷野中往返行走了三年,最终再次来到长芦古寺的前方。他身历了万里风波的旅途,行程即将结束,此时他停下脚步,抚摸着心灵深处涌动的思绪。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诗人的旅途经历,表达了一种离愁别绪的情感。诗人在炎热的旷野中长时间的往返行走,经历了艰苦的旅途和风波,而长芦古寺成为他旅途的终点。诗中的“炎荒”和“长芦古寺”是描绘旅途中的热带荒原和目的地,给人一种广阔辽远的感觉。诗的后半部分通过“万里风波行欲尽”来形容行程即将结束,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平静。最后的“挠南望一潸然”传递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停下脚步时,思绪涌动,内心感慨万千。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旅途的辛酸和离愁,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

次长芦拼音读音参考

cì zhǎng lú
次长芦

yán huāng wǎng fǎn zhèng sān nián, zhòng guò cháng lú gǔ sì qián.
炎荒往返正三年,重过长芦古寺前。
wàn lǐ fēng bō xíng yù jǐn, tíng náo nán wàng yī shān rán.
万里风波行欲尽,停挠南望一潸然。


相关内容:

郴州送许叔献员外赴道州

禅僧福公寄惠牧牛图答以问牛歌

部役书怀

薄台

别房州


相关热词搜索:次长
热文观察...
  • 赐资治通鉴呈范淳父学士
    通鉴初成赐近臣,不遗疏贱布恩均。我投淮水五千里,君滞周南二十春。东观汗青身是梦,西宫削稿事......
  • 登楼
    繁华盖尽一时间,烟雨濛濛气象閒。今日登临何所似,慈恩塔上望南山。...
  • 邯郸少年
    邯郸全盛时,人物自都雅。更得幽并儿,豪气阴相假。生求赵王剑,千金不论价。力购燕国姝,临高起......
  • 和邠倅王正夫大夫游西湖
    雨过花开一郡忙,紫微山影照湖光。东风不费舟船力,暖日能添罗绮香。已拚今朝须尽醉,预愁明日又......
  • 和喻明仲马上吹笛
    越客思归黯不平,閒持长笛写秦声。羡君气海如斯壮,博我词锋莫敢争。江上梅花开又落,陇头流水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