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得仙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弥逊
2025-07-21

得仙亭

宋代  李弥逊  

隔水楼台耸佛宫,缘云扪石得搘筇。
布金地主空遗像,折桂仙翁失旧踪。
人去远山留夕照,僧归晚径带残钟,眼中有句无人道,欲寄丹青恐未工。

得仙亭作者简介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得仙亭翻译及注释

《得仙亭》是宋代诗人李弥逊所作,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仙境的景象,表达了对逝去岁月和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思念之情。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得仙亭》中文译文:
隔水楼台耸佛宫,
缘云扪石得搘筇。
布金地主空遗像,
折桂仙翁失旧踪。
人去远山留夕照,
僧归晚径带残钟,
眼中有句无人道,
欲寄丹青恐未工。

诗意和赏析:
《得仙亭》描绘了一幅隔水楼台矗立在佛宫旁边的景象,意味着仙境的存在。"隔水楼台"暗示着这个地方与红尘隔绝,属于超凡脱俗的世界。"缘云扪石得搘筇"形容云雾环绕下,人们伸手触摸着山石,寻得了拄杖,似乎找到了仙人的痕迹,暗示着仙境的真实性。

接下来的两句诗描述了现实世界中的遗迹和失去。"布金地主空遗像"表明金玉财宝的主人已经不在,只留下了空无的雕像。"折桂仙翁失旧踪"描绘了折桂仙翁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足迹,或者是指他已经离去。这两句诗传达了对逝去岁月和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诗通过景物的变化来表达时间的流逝。"人去远山留夕照"描绘了人已经离去,只留下远山上的晚霞。"僧归晚径带残钟"则意味着僧侣已经回到寺庙,晚间的小径上还余留着残存的钟声。这两句诗将自然景观与人类活动相结合,透露出岁月变迁的无情。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心中所思言辞的无人能懂。"眼中有句无人道"意味着诗人心中有一句话,但没有人能够理解。"欲寄丹青恐未工"表明诗人想要通过绘画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但担心自己的艺术尚未达到能够准确表达的水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

《得仙亭》通过描绘隐逸的仙境和流逝的岁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思念和对人世间局限的痛苦感。这首诗借用自然景物和人类活动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使读者在欣赏诗意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伤感。

得仙亭拼音读音参考

dé xiān tíng
得仙亭

gé shuǐ lóu tái sǒng fú gōng, yuán yún mén shí dé zhī qióng.
隔水楼台耸佛宫,缘云扪石得搘筇。
bù jīn dì zhǔ kōng yí xiàng, zhé guì xiān wēng shī jiù zōng.
布金地主空遗像,折桂仙翁失旧踪。
rén qù yuǎn shān liú xī zhào, sēng guī wǎn jìng dài cán zhōng,
人去远山留夕照,僧归晚径带残钟,
yǎn zhōng yǒu jù wú rén dào, yù jì dān qīng kǒng wèi gōng.
眼中有句无人道,欲寄丹青恐未工。


相关内容:

大宁以雨复留借榻老僧禅室

大暑久不请谒登南楼望成父西庵慨然奉思因成

大宁寺

次韵赵道夫待制放鱼之作

次韵子才汤泉出浴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德甫知丞大夫惠诗见招次韵
    地胜官肖人更幽,公田政足辨糟丘。吏情厌问可不可,世事但从浮自浮。绿盖红妆供客笑,黄鸡白酒为......
  • 渡横溪
    百尺沧浪两岸沙,肩舆徒涉步欹斜。溪声犹带夜来雨,山色渐分云外霞。岸半断林开鸟道,水边疏生近......
  • 渡江二首
    沿江山断水如天,横绝奔流一叶船。身世自知同幻梦,不应对此重茫然。...
  • 和张嵇仲秋日病中见示
    浮生一虚舟,流景半修夜。尘劳互牵挽,荏苒柏间麝。晚从农辅游,径欲老闲暇。二年古陵阳,解后颍......
  • 胡文恭倅宛陵距今将百年其后来官是邦者三人
    前贤不复梦逢迎,晚岁於公识典刑。肯子规橅夸锦绣,传家翰墨炳丹青。碑存岘首长怀惠,学富韦门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