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赋得残菊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世民
2025-07-27

赋得残菊

唐代  李世民  

阶兰凝曙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晞晚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凋轻翠,圆花飞碎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赋得残菊作者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赋得残菊翻译及注释

《赋得残菊》是一首描述秋菊的诗词,由唐代著名皇帝诗人李世民创作。

中文译文:
阶兰凝曙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晞晚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凋轻翠,圆花飞碎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诗意:
这首诗词以秋菊为题材,描绘了秋菊在霜后依然傲然开放的景象。菊花雪白如霜,菊叶细腻翠绿,菊黄色的花瓣飘散在空中。尽管菊花残破,但依然能散发出淡雅的香气。诗人通过描绘残菊的坚强和顽强生命力,抒发了对花卉秋残的赞美之情,以及崭新一年的希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秋菊在寒霜中依旧绽放的景象。作者通过用词精准而抒情,展示了残菊的坚强和顽强的生命力。诗中的“阶兰凝曙霜”表现出菊花洁白如霜的美丽;“岸菊照晨光”则展示了菊花在早晨的光辉下靓丽的形象;“露浓晞晚笑,风劲浅残香”生动刻画了菊花的鲜活和芬芳。同时,通过描绘细叶凋零、圆花飞散,表达了秋菊即将逝去的季节之感。

传统文化中,菊花被视为秋天的象征,具有坚韧、清雅、高洁的象征意义。此诗言志豪迈,表达了作者对秋菊的深深喜爱之情。作者通过菊花的形象,抒发了对逝去岁月的缅怀,以及在新的一年中对美好未来的期盼。整首诗意蕴含深远,通过菊花的坚毅和风华,寄托了作者对国家繁荣兴盛的期望。

总之,这首诗表达了对菊花的赞美之情,以及秋菊坚强、傲然开放的形象。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美和坚韧生命力,同时寓意了对国家兴盛之期望。

赋得残菊拼音读音参考

fù dé cán jú
赋得残菊

jiē lán níng shǔ shuāng, àn jú zhào chén guāng.
阶兰凝曙霜,岸菊照晨光。
lù nóng xī wǎn xiào, fēng jìn qiǎn cán xiāng.
露浓晞晚笑,风劲浅残香。
xì yè diāo qīng cuì, yuán huā fēi suì huáng.
细叶凋轻翠,圆花飞碎黄。
hái chí jīn suì sè, fù jié hòu nián fāng.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相关内容:

杂诗·旧山虽在不关身

戊午元日二首

辋川集·漆园

箕子碑

满庭芳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春别诗四首·其三
    江东大道日华春,垂杨挂柳扫清尘。淇水昨送泪沾巾,红妆宿昔已应新。...
  • 谒金门
    春漏促,金烬暗挑残烛。一夜帘前风撼竹,梦魂相断续。有个娇娆如玉,夜夜绣屏孤宿,闲抱琵琶寻旧......
  • 南乡子
    黄菊满东篱。与客携壶上翠微。已是有花兼有酒,良期。不用登临恨落晖。满酌不须辞。莫待无花空折......
  • 贺新郎(兵后寓吴)
    深阁帘垂绣。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万叠城头哀怨角,吹落霜花满袖。影厮伴、东奔西走。望......
  • 登雨花台
    生平四十老柴荆,此日麻鞋拜故京。谁使山河全破碎?可堪翦伐到园陵!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雍容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