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元干
2025-07-17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

宋代  张元干  

贼马环京洛,朝廷尚议和。
伤心闻徇地,痛恨竞投戈。
始望全三镇,谁谋弃两河。
群凶未葅醢,吾合老江波。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作者简介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翻译及注释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是宋代张元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中文译文:
贼马环京洛,
朝廷尚议和。
伤心闻徇地,
痛恨竞投戈。
始望全三镇,
谁谋弃两河。
群凶未葅醢,
吾合老江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写的是作者对当时乱世局势的感慨和忧虑。

诗首写道:“贼马环京洛”,形容贼寇四处侵扰,使得京洛(指京城和洛阳)周围的地区充满了战乱和不安。接着,诗中提到“朝廷尚议和”,表明朝廷正在讨论和谈的问题,显示出和平的期望。

然而,“伤心闻徇地,痛恨竞投戈”,作者听到战乱的消息,感到心痛和愤恨。他对于人们纷纷投身战争,参与杀戮感到痛恨,因为他深知战争只会带来更多的伤害和苦难。

接下来的两句“始望全三镇,谁谋弃两河”,表达了作者最初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保护三镇(指北方的三个重要军事要地),而不愿放弃两河(指黄河和淮河流域)的愿望。这里反映出作者对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渴望。

最后两句“群凶未葅醢,吾合老江波”,表明当时的乱世局势下,仇恨尚未平息,作者表示自己愿意继续留在江波之地,守护家园,与时俱老。

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乱世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战乱和杀戮的痛恨。通过对当时时局的观察和思考,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统一、和平安宁的渴望,并表明了自己守护家园的决心。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拼音读音参考

gǎn shì sì shǒu bǐng wǔ dōng huái shàng zuò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

zéi mǎ huán jīng luò, cháo tíng shàng yì hé.
贼马环京洛,朝廷尚议和。
shāng xīn wén xùn dì, tòng hèn jìng tóu gē.
伤心闻徇地,痛恨竞投戈。
shǐ wàng quán sān zhèn, shuí móu qì liǎng hé.
始望全三镇,谁谋弃两河。
qún xiōng wèi zū hǎi, wú hé lǎo jiāng bō.
群凶未葅醢,吾合老江波。


相关内容: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

喜迁莺慢/喜迁莺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

代上张丞相生朝四首


相关热词搜索:四首淮上丙午
热文观察...
  • 李丞相纲生朝三首
    梁溪万折必流东,间气英姿叶梦熊。出入三朝推大老,险夷一节合苍穹。守关虎豹徒窥闯,得雨蛟龙定......
  •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
    肉食贪谋己,几成国兴人。珠旒轻遗贼,玉册忍称臣。四海皆流涕,三军盍奋身。不堪宗社辱,一战靖......
  • 李丞相纲生朝三首
    炎景生贤佐,三朝火王时。德威虽敌畏,忠荩只天知。安国惊何久,收功会有期。他年调鼎地,黄发属......
  • 李丞相纲生朝三首
    戡乱登廊庙,群公数靖康。一身轻去就,百口恃安强。天意非难见,人情漫自凉。殷勤酌周斗,矍铄更......
  • 李丞相纲生朝三首
    将坛丙午赞亲征,相印元年佐圣明。贼子乱臣俱破胆,皇天后土实同盟。扶持更係民休戚,进退元知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