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过申州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戴叔伦
2025-07-25

过申州

唐代  戴叔伦  

思乡  

万人曾战死,几处见休兵。
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
凉风吹古木,野火入残营。
牢落千馀里,山空水复清。

过申州作者简介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过申州翻译及注释

《过申州》

万人曾战死,几处见休兵。
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
凉风吹古木,野火入残营。
牢落千馀里,山空水复清。

中文译文:

曾经有无数人在这里战死,只有少数地方看到了休兵。
城邑刚刚开始安定下来,儿童还未长成成人。
凉风吹拂古老的树木,野火蔓延进了残营。
城池废弃了千余里,山间空荡荡,水又变得清澈。

诗意:

这首诗写的是战后的废墟与重建的景象。曾经有无数人在这里战死,只有少数地方看到了休兵,说明这个地方经历了激烈的战斗和毁坏。然而,在废墟中,城邑刚刚开始安定下来,儿童还未长成成人,给人以希望和重建的喜悦。尽管残留的战火仍在燃烧,凉风吹拂着古老的树木,山间的野火蜿蜒进了残营,但这不能阻止城池废弃了千余里的景象,尽管如此,山间的空无,水又变得清澈,与诗人心中的期望相映成趣。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废墟与重建的景象,传达了希望和重生的意义。诗人通过对战后景象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曾经的战火、废墟和毁坏,但同时也展示了城池重新安定的喜悦和希望。凉风吹拂着古老的树木,舒缓了人们的心灵,而山间的野火蜿蜒进了残营,则让人想起过往的战争场景,这是一种对和平的反思和追求。尽管废墟不能阻止城池废弃了千余里,但山间空无,水又变得清澈,给人以一种新的开始和希望的感觉。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战后的景象,表达了对和平和重生的期许和祝愿。

过申州拼音读音参考

guò shēn zhōu
过申州

wàn rén céng zhàn sǐ, jǐ chù jiàn xiū bīng.
万人曾战死,几处见休兵。
jǐng yì chū ān dǔ, ér tóng wèi cháng chéng.
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
liáng fēng chuī gǔ mù, yě huǒ rù cán yíng.
凉风吹古木,野火入残营。
láo luò qiān yú lǐ, shān kōng shuǐ fù qīng.
牢落千馀里,山空水复清。


相关内容:

经巴东岭

过柳州

潭州使院书情寄江夏贺兰副端

巡诸州渐次空灵戍

泊雁


相关热词搜索:申州
热文观察...
  • 次下牢韵
    独立荒亭上,萧萧对晚风。天高吴塞阔,日落楚山空。猿叫三声断,江流一水通。前程千万里,一夕宿......
  • 潘处士宅会别
    相邀寒影晚,惜别故山空。邻里疏林在,池塘野水通。十年难遇后,一醉几人同。复此悲行子,萧萧逐......
  • 暮春沐发晦日书怀寄韦功曹沨李录事从训王少府纯
    朝沐敞南闱,盘跚待日晞。持梳发更落,览镜意多违。吾友见尝少,春风去不归。登高取一醉,犹可及......
  • 长安早春赠万评事
    春风归戚里,晓日上花枝。清管新莺发,重门细柳垂。经过千骑客,调笑五陵儿。何事灵台客,狂歌自......
  • 留别宋处士
    留欢方继烛,此会岂他人。乡里游从旧,儿童内外亲。夜深愁不醉,老去别何频。莫折园中柳,相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