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横枝山北别懿上人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之道
2025-07-17

横枝山北别懿上人

宋代  王之道  

青山终是慰人心,到处相逢不用寻。
顾我未能忘楚些,因君聊复效吴吟。
遥林入眼增双碧,羸马奔家竞寸阴。
何事横枝送南北,他年同此记分襟。

横枝山北别懿上人作者简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横枝山北别懿上人翻译及注释

《横枝山北别懿上人》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离别之情,表达了对友谊和相逢的珍重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山终是慰人心,
到处相逢不用寻。
顾我未能忘楚些,
因君聊复效吴吟。
遥林入眼增双碧,
羸马奔家竞寸阴。
何事横枝送南北,
他年同此记分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山水之景为背景,呈现了一种恬静安详的心境。青山给人以安慰和宁静,它们就在那里,无需刻意去寻找,到处都可以相逢。诗人提到自己无法忘怀楚地的一些事物,因此,为了怀念楚地,他开始吟唱吴地的音乐。这表明诗人对各地之间的相遇和交流持有开放和欢迎的态度。

接下来,诗人的目光扫过远处的林木,发现它们的颜色更加深邃,更加碧绿。这种景象使得他的心情更加愉悦。然后,诗人提到瘦弱的马匹奔向家园,它们竞相寻找树阴,这景象使人感受到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匆忙。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谊的思考。为何横枝上的鸟儿可以将南方和北方之间的信息传递呢?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是否还能够像现在一样珍重友谊,记得这份真挚的情谊呢?这些问题充满了诗人对友谊和相逢的思考和期盼。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和离别之情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相逢的深深思念和珍重之情。通过对山水景色和生活细节的描绘,诗人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回味和思考。

横枝山北别懿上人拼音读音参考

héng zhī shān běi bié yì shàng rén
横枝山北别懿上人

qīng shān zhōng shì wèi rén xīn, dào chù xiāng féng bù yòng xún.
青山终是慰人心,到处相逢不用寻。
gù wǒ wèi néng wàng chǔ xiē, yīn jūn liáo fù xiào wú yín.
顾我未能忘楚些,因君聊复效吴吟。
yáo lín rù yǎn zēng shuāng bì, léi mǎ bēn jiā jìng cùn yīn.
遥林入眼增双碧,羸马奔家竞寸阴。
hé shì héng zhī sòng nán běi, tā nián tóng cǐ jì fēn jīn.
何事横枝送南北,他年同此记分襟。


相关内容:

和子远春江用老杜韵

和州得旨移粟宣城舟中和何希渊韵

和张咏老知县

和张咏老

和张彦智中秋对月


相关热词搜索:山北上人
热文观察...
  • 集英殿赐第出马上口占
    鞭丝曳雪缭官槐,绿阵中间一道开。高下未劳轻喜愠,相公曾作榜梢来。...
  • 和子远官牌夹口韵是日闻官军破虔贼
    滞留嗟是役,艰险笑吾生。此去和风顺,朝来虔贼平。湖山争喜气,雁鹜送欢声。千里前塘路,应知客......
  • 寄白香岩县丞
    香山誉望不可攀,香山之后传香岩。香岩硉矹耸人目,香岩秀气超尘凡。香岩之风清可掬,终日哦松适......
  • 寄题峡州楚塞楼
    江向西陵势渐平,万山环合翠峥嵘。须知楚国尝为塞,不为涪翁浪得句。人若此贤真俊杰,楼还旧观焕......
  • 寄别江茂德赴麻城丞二首
    此行何处有淹留,新得中郎万斛舟。会见马群空冀野,还同鹤驾到扬州。鲈鱼出网红翻锦,江水浮山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