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后三日再赋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与义
2025-07-28

后三日再赋

宋代  陈与义  

天生瘿木不须栽,说与儿童是酒杯。
落日留霞知我醉,长风吹月送诗来。
一官扰扰身增病,万事悠悠首独回。
不奈长安小车得,睡乡深处作奔雷。

后三日再赋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后三日再赋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宋代陈与义创作的《后三日再赋》。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生瘿木不须栽,说与儿童是酒杯。
落日留霞知我醉,长风吹月送诗来。
一官扰扰身增病,万事悠悠首独回。
不奈长安小车得,睡乡深处作奔雷。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些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叹。诗中涉及到自然景物、个人身世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描写,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独特组合,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现实的思考。

赏析: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天生瘿木不须栽,说与儿童是酒杯”表达了作者对天然事物的赞美和思考。瘿木是一种生长缓慢的树木,作者认为它自然生成而无需人为栽培,将其比喻为儿童手中的酒杯,显示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珍视。

接下来的两句“落日留霞知我醉,长风吹月送诗来”描绘了作者沉醉于美景之中的境界。夕阳余晖映照出的霞光,以及长风吹送的明月,使作者感到陶醉和激发灵感,从而创作出这首诗来。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一官扰扰身增病,万事悠悠首独回”则展现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困扰和病痛。作者可能是一个官员,官场的纷争和繁琐使他身心俱疲,感到万事悠悠而难以回归内心的宁静。

最后两句“不奈长安小车得,睡乡深处作奔雷”表达了作者对于环境的不满和对自己命运的思索。长安是当时的都城,小车可能指的是官员们常乘坐的车辆,作者认为这些车辆并不能满足他的期望和追求。睡乡深处作奔雷,意味着在宁静的乡间,他的内心却充满了矛盾和冲突,如同奔雷一般。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经历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社会现实的困扰相互映衬,呈现出一种矛盾和对立的情感,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后三日再赋拼音读音参考

hòu sān rì zài fù
后三日再赋

tiān shēng yǐng mù bù xū zāi, shuō yǔ ér tóng shì jiǔ bēi.
天生瘿木不须栽,说与儿童是酒杯。
luò rì liú xiá zhī wǒ zuì, cháng fēng chuī yuè sòng shī lái.
落日留霞知我醉,长风吹月送诗来。
yī guān rǎo rǎo shēn zēng bìng, wàn shì yōu yōu shǒu dú huí.
一官扰扰身增病,万事悠悠首独回。
bù nài cháng ān xiǎo chē dé, shuì xiāng shēn chù zuò bēn léi.
不奈长安小车得,睡乡深处作奔雷。


相关内容:

度岭一首

独立

别诸周二首

别伯共

别诸周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三日
热文观察...
  • 寄季申
    雨歇城南泥未乾,遥知独立整衣冠。旧时邺下刘公干,今日辽东管幼安。绿阴展尽身犹远,黄鸟飞来节......
  • 江行晚兴
    曾听石楼水,今过邵州滩。一笑供舟子,五年经路难。云间落日淡,山下东风寒。烟岭丛花照,夕湾群......
  • 将次叶城道中
    荒野少人去,竹舆伊轧声。晴云秋更白,野水暮还明。寂寞信吾道,淹留谙世情。王乔有余舄,借我一......
  • 九日家中
    风雨吴江冷,云天故国赊。扶头呼白酒,揩眼认黄花。客梦蛩声歇,边心雁字斜。明年又何处,高树莫......
  • 拒霜
    拒霜花已吐,吾宇不悽凉。天地虽肃杀,草木有芬芳。道人宴坐处,侍女古时妆。浓露湿丹脸,西风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