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寄洺州李大夫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孟郊
2025-07-27

寄洺州李大夫

唐代  孟郊  

自从蓟师反,中国事纷纷。
儒道一失所,贤人多在军。
鸟巢忧迸射,鹿耳骇惊闻。
剑折唯恐匣,弓贪不让勋。
方知省事将,动必谢前群。
鹳阵常先罢,鱼符最晚分。
步闲洺水曲,笑激太行云。
诗叟未相识,竹儿争见君。
殷勤越谈说,记尽古风文。

寄洺州李大夫作者简介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寄洺州李大夫翻译及注释

《寄洺州李大夫》是唐代诗人孟郊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自从蓟师反,中国事纷纷。
儒道一失所,贤人多在军。
鸟巢忧迸射,鹿耳骇惊闻。
剑折唯恐匣,弓贪不让勋。
方知省事将,动必谢前群。
鹳阵常先罢,鱼符最晚分。
步闲洺水曲,笑激太行云。
诗叟未相识,竹儿争见君。
殷勤越谈说,记尽古风文。

诗意:
这首诗以洺州李大夫为主题,寄托了作者对当前社会局势的忧虑和对贤人才能被充分利用的期望,抒发了对诗歌创作、传承古风文化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起床的长句为基本形式,揭示了当前时局的悲剧和对士人、文化传统的思考。

首句“自从蓟师反,中国事纷纷。”用押韵的方式,表达了社会动荡不安的局势。接着,“儒道一失所,贤人多在军。”指出了士人贤才在紧急局势下只能从事军事。这也暗示了儒道文化的衰落。

第二联“鸟巢忧迸射,鹿耳骇惊闻。”形象地描绘了鸟巢被打下、鹿耳被鸣枪声唤起的情景,反应了人们的恐慌和恐惧。

第三联“剑折唯恐匣,弓贪不让勋。”表达了将军们担心剑折,希望把杀敌的勋章带回家,这里展示了战士的温情与威猛。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省事将和前群的感慨。“鹳阵常先罢,鱼符最晚分。”鹳阵“罢”可能代表将帅,鱼符“分”可能指选拔贤才,这里暗含对将帅和贤才的期待。

在最后两联中,“步闲洺水曲,笑激太行云。”描述了诗人在洺水曲上漫步的悠闲,并展示了他对太行山的景色产生的喜悦。

诗的最后两句“诗叟未相识,竹儿争见君。殷勤越谈说,记尽古风文。”表达了对与李大夫的相识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传承古风文化的热爱和对李大夫的尊敬。

寄洺州李大夫拼音读音参考

jì míng zhōu lǐ dài fū
寄洺州李大夫

zì cóng jì shī fǎn, zhōng guó shì fēn fēn.
自从蓟师反,中国事纷纷。
rú dào yī shī suǒ, xián rén duō zài jūn.
儒道一失所,贤人多在军。
niǎo cháo yōu bèng shè, lù ěr hài jīng wén.
鸟巢忧迸射,鹿耳骇惊闻。
jiàn zhé wéi kǒng xiá, gōng tān bù ràng xūn.
剑折唯恐匣,弓贪不让勋。
fāng zhī shěng shì jiāng, dòng bì xiè qián qún.
方知省事将,动必谢前群。
guàn zhèn cháng xiān bà, yú fú zuì wǎn fēn.
鹳阵常先罢,鱼符最晚分。
bù xián míng shuǐ qū, xiào jī tài xíng yún.
步闲洺水曲,笑激太行云。
shī sǒu wèi xiāng shí, zhú ér zhēng jiàn jūn.
诗叟未相识,竹儿争见君。
yīn qín yuè tán shuō, jì jǐn gǔ fēng wén.
殷勤越谈说,记尽古风文。


相关内容:

春夜忆萧子真

寄院中诸公

怀南岳隐士

忆周秀才、素上人,时闻各在一方

舟中喜遇从叔简别后寄上时从叔初擢第归江南郊不从行


相关热词搜索:大夫
热文观察...
  • 寄卢虔使君
    霜露再相换,游人犹未归。岁新月改色,客久线断衣。有鹤冰在翅,竟久力难飞。千家旧素沼,昨日生......
  • 寄崔纯亮
    百川有馀水,大海无满波。器量各相悬,贤愚不同科。群辩有姿语,众欢无行歌。唯馀洛阳子,郁郁恨......
  • 汴州离乱后忆韩愈、李翱
    会合一时哭,别离三断肠。残花不待风,春尽各飞扬。欢去收不得,悲来难自防。孤门清馆夜,独卧明......
  • 寄张籍
    未见天子面,不如双盲人。贾生对文帝,终日犹悲辛。夫子亦如盲,所以空泣麟。有时独斋心,仿佛梦......
  • 寄义兴小女子
    江南庄宅浅,所固唯疏篱。小女未解行,酒弟老更痴。家中多吴语,教尔遥可知。山怪夜动门,水妖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