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寄天台司马先生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崔湜
2025-07-17

寄天台司马先生

唐代  崔湜  

闻有三元客,祈仙九转成。
人间白云返,天上赤龙迎。
尚惜金芝晚,仍攀琪树荣。
何年缑岭上,一谢洛阳城。

寄天台司马先生作者简介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寄天台司马先生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给天台司马先生的信函
诗意:听说有一位至高无上的客人,祈求仙缘九次终成正果。白云从人间归来,赤龙从天上迎接。仍然留恋金芝的荣华,仍然攀爬琪树的繁盛。何时再登上缑岭,再次向洛阳城致谢呢?

赏析:
这首诗以寄托情感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天台司马先生的感激之情。诗中所描绘的是一位至高无上的客人祈求成为仙人,最终如愿以偿。白云返还人间,寓意着仙人从天上降临到人间,赤龙迎接则象征着仙人得到了天地之间的祝福和喜悦。

诗中的金芝和琪树为神话中的仙草和仙木,分别象征着财富和荣誉。诗人尚惜金芝晚,仍攀琪树荣,表达了对仙人尚未达到极致荣华的遗憾和不舍。诗末的一谢洛阳城,则是诗人对洛阳城的告别,表达了对离别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虽然以寄信的形式写给天台司马先生,但通过对仙人的描绘以及对金芝和琪树的留恋,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展现出浓厚的仙风道骨和超脱尘世的情怀。

寄天台司马先生拼音读音参考

jì tiān tāi sī mǎ xiān shēng
寄天台司马先生

wén yǒu sān yuán kè, qí xiān jiǔ zhuàn chéng.
闻有三元客,祈仙九转成。
rén jiān bái yún fǎn, tiān shàng chì lóng yíng.
人间白云返,天上赤龙迎。
shàng xī jīn zhī wǎn, réng pān qí shù róng.
尚惜金芝晚,仍攀琪树荣。
hé nián gōu lǐng shàng, yī xiè luò yáng chéng.
何年缑岭上,一谢洛阳城。


相关内容:

酬杜麟台春思

婕妤怨

慈恩寺九日应制

折杨柳

幸白鹿观应制(一作郑愔诗)


相关热词搜索:天台司马
热文观察...
  • 江楼夕望
    试陟江楼望,悠悠去国情。楚山霞外断,汉水月中平。公子留遗邑,夫人有旧城。苍苍烟雾里,何处是......
  • 秦州薛都督挽词
    十里绛山幽,千年汾水流。碑传门客见,剑是故人留。陇树烟含夕,山门月照秋。古来钟鼎盛,共尽一......
  • 襄城即事(一作江楼有怀)
    子牟怀魏阙,元凯滞襄城。冠盖仍为里,沙台尚识名。山光晴后绿,江色晚来清。为问东流水,何时到......
  •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一作立春内出彩花应制)
    澹荡春光满晓空,逍遥御辇入离宫。山河眺望云天外,台榭参差烟雾中。庭际花飞锦绣合,枝间鸟啭管......
  •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丞相登前府,尚书启旧林。式闾明主睿,荣族圣嫔心。川狭旌门抵,岩高蔽帐临。闲窗凭柳暗,小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