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九江春望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1

九江春望

唐代  白居易  

淼茫积水非吾土,飘泊浮萍自我身。
身外信缘为活计,眼前随事觅交亲。
炉烟岂异终南色,湓草宁殊渭北春。
此地何妨便终老,譬如元是九江人。

九江春望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九江春望翻译及注释

九江春望

淼茫积水非吾土,
飘泊浮萍自我身。
身外信缘为活计,
眼前随事觅交亲。

炉烟岂异终南色,
湓草宁殊渭北春。
此地何妨便终老,
譬如元是九江人。

中文译文:

广阔的水面不是我的故土,
漂泊的浮萍自己为伴。
除了赚钱以外没有其他牵绊,
眼前只追求事务上的朋友。

炉烟并不比终南山的颜色差,
九江的小草也不输渭北的春天。
在这里过一辈子又何妨,
就像我本来就是九江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身世的无常和漂泊的心境。诗人用“淼茫积水”和“飘泊浮萍”来形容自己的处境,意为无所依托,随波逐流。他把信仰和追求限于眼前利益上的俗世之中,无法拥有真正的交情和朋友,表达了他的孤独和无奈。

诗中的“炉烟”和“湓草”分别代表终南山和渭北的春天,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家乡九江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所处环境的适应和心态的平和。他认为在这里度过一生也没有关系,仿佛自己一直都是九江人一样,融入了这个地方。诗人在漂泊中寻找归宿,表达了对于安稳寂静生活的渴望和向往。整首诗词表现了诗人内心孤独、忧伤和寄托于家乡的情感。

九江春望拼音读音参考

jiǔ jiāng chūn wàng
九江春望

miǎo máng jī shuǐ fēi wú tǔ, piāo bó fú píng zì wǒ shēn.
淼茫积水非吾土,飘泊浮萍自我身。
shēn wài xìn yuán wèi huó jì,
身外信缘为活计,
yǎn qián suí shì mì jiāo qīn.
眼前随事觅交亲。
lú yān qǐ yì zhōng nán sè, pén cǎo níng shū wèi běi chūn.
炉烟岂异终南色,湓草宁殊渭北春。
cǐ dì hé fáng biàn zhōng lǎo, pì rú yuán shì jiǔ jiāng rén.
此地何妨便终老,譬如元是九江人。


相关内容:

醉中戏赠郑使君(时使君先归,留妓乐重饮)

送人贬信州判官

风雨中寻李十一,因题船上

初罢中书舍人

饮散夜归赠诸客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重到华阳观旧居
    忆昔初年三十二,当时秋思已难堪。若为重入华阳院,病鬓愁心四十三。...
  • 商山路有感
    万里路长在,六年身始归。所经多旧馆,大半主人非。...
  • 路上寄银匙与阿龟
    谪宦心都惯,辞乡去不难。缘留龟子住,涕泪一阑干。小子须娇养,邹婆为好看。银匙封寄汝,忆我即......
  • 三年别
    悠悠一别已三年,相望相思明月天。肠断青天望明月,别来三十六回圆。...
  • 答元八郎中、杨十二博士
    身觉浮云无所著,心同止水有何情。但知潇洒疏朝市,不要崎岖隐姓名。尽日观鱼临涧坐,有时随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