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临高台送黎拾遗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王维
2025-07-23

临高台送黎拾遗

唐代  王维  

相送临高台,川原杳何极。
日暮飞鸟还,行人去不息。

临高台送黎拾遗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临高台送黎拾遗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
临高台送黎拾遗,
朝辞巴州去不归。
相送临高台,
川原杳何极。
日暮飞鸟还,
行人去不息。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王维送别朋友黎拾遗的情景。诗人在临高台,目送黎拾遗离去,表达了离别之情。诗中描述了川原的遥远景色,暮光中飞鸟回归,而行人却一去不复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的情景,以临高台为背景,通过描写黎拾遗的离去,展示了人们在离别时的哀伤和不舍。诗人运用简洁的词语和意象,交代了诗中的情境。川原遥远的景色和远处飞鸟归巢的光景,与行人永远离去的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首诗以简约而典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考和情感。此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传达出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带给读者一种思绪悠远的美好感觉。

临高台送黎拾遗拼音读音参考

lín gāo tái sòng lí shí yí
临高台送黎拾遗

xiāng sòng lín gāo tái, chuān yuán yǎo hé jí.
相送临高台,川原杳何极。
rì mù fēi niǎo hái, xíng rén qù bù xī.
日暮飞鸟还,行人去不息。


相关内容:

散关晨度

杂曲歌辞·侠客行

王昭君三首

水调歌头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长门怨(一作刘皂诗)
    宫殿沉沉月欲分,昭阳更漏不堪闻。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
  • 咏尘
    凌波起罗袜,含风染素衣。别有知音调,闻歌应自飞。...
  • 与二弟过溪至广教兰若
    溪水今尚浅,涉马不及鞯。岸口出近郭,野径通平田。行行渡小桥,决决响细泉。万木荫古殿,一灯明......
  • 刘先生闲居
    高第后归道,乃居玉华宫。逍遥人间世,不异浮丘公。甘寝何秉羽,出门忽从戎。方将游昆仑,又欲小......
  • 和旻上人伤果禅师
    净业初中日,浮生大小年。无人本无我,非后亦非前。箫鼓旁喧地,龙蛇直映天。法门摧栋宇,觉海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