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乱山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曾巩
2025-07-23

乱山

宋代  曾巩  

乱山深处转山多,此地栖身奈远何。
莫问吾亲在何处,举头东岸是新罗。

乱山作者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乱山翻译及注释

《乱山》是宋代文人曾巩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乱山深处转山多,
此地栖身奈远何。
莫问吾亲在何处,
举头东岸是新罗。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山水景色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乱山景观的感叹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展示了作者对于乱山深处的山峦错综复杂、变幻莫测之美的赞叹。作者置身于这片乱山之中,思考自己身处的远离人烟、幽静而偏远的地方。他告诫读者不要询问他的亲人所在的位置,而是抬头望向东岸,那里是新罗,也许与新罗有着某种联系或者是他思乡的指向。

赏析:
1. 山水描写:诗中以"乱山深处转山多"来描绘乱山景观的壮丽,乱山山峦错落有致、层峦叠嶂,给人以变化多端的感觉。这种描绘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山脉的雄伟和壮丽之美。
2. 对故乡的思念:作者用"此地栖身奈远何"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此地"指的是作者目前所处的地方,他感到这个地方离故乡遥远,无法与亲人团聚,因此产生了思乡之情。
3. 东岸与新罗的象征:作者提到"举头东岸是新罗",东岸指的是诗中所处的地方的东方,而新罗是指新罗国,这里不仅仅是地理上的东方,更多地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向往。这句话可能表达了作者对于家乡的思念与向往,东岸的新罗成为他思乡之情的寄托。

总体上,《乱山》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乱山的壮丽和自然的变化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诗中还蕴含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巧妙地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带领读者感受到了他内心的世界。

乱山拼音读音参考

luàn shān
乱山

luàn shān shēn chù zhuǎn shān duō, cǐ dì qī shēn nài yuǎn hé.
乱山深处转山多,此地栖身奈远何。
mò wèn wú qīn zài hé chǔ, jǔ tóu dōng àn shì xīn luó.
莫问吾亲在何处,举头东岸是新罗。


相关内容:

路中对月

隆中

静化堂

静化堂

雨后环波亭次韵四首·次维得禽字韵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青青间青青
    青青间青青,尽望密如罅。风柔声自和,草缛阴可藉。游蜂不暂去,啼鸟时独下。缭墙隔深园,高枝出......
  • 亲旧书报京师盛闻治声
    自知孤宦无材术,谁道京师有政声。默坐海边何计是,白头亲在凤凰城。...
  • 论交
    德操庞公林下时,入门岂复知客主。夷吾鲍叔贫贱间,分财亦不辞多取。相倾顿使形迹空,素定已各肝......
  • 青云亭闲望
    一登此亭高,夐脱藩庑拥。开颜广轩辟,吹面惊飙动。城回石崖抱,山乱寒潮涌。谷草晚更芳,沙泉细......
  • 鹊山
    一峰孤起势崔嵬,秀色挼蓝入酒杯。灵药已从清露得,平湖长泛宿云回。翰林明月舟中过,司马虚亭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