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秋日题陈宗儒圃亭,凄然感旧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杨巨源
2025-07-19

秋日题陈宗儒圃亭,凄然感旧

唐代  杨巨源  

曾随何水部,待月东亭宿。
今日重凭栏,清风空在竹。
前山依旧碧,闲草经秋绿。
时物方宛然,蛛丝一何速。

秋日题陈宗儒圃亭,凄然感旧作者简介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秋日题陈宗儒圃亭,凄然感旧翻译及注释

秋日题陈宗儒圃亭,凄然感旧

曾随何水部,待月东亭宿。
今日重凭栏,清风空在竹。
前山依旧碧,闲草经秋绿。
时物方宛然,蛛丝一何速。

中文译文:秋日时,我在陈宗儒的园亭上题诗,深感岁月的悠长和旧时的情怀。

诗意:本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旧日时光的感慨之情。作者曾经随同何水部,在东亭等待月亮,度过了美好的时光。而现在,作者再次来到这里,凭栏而望,只见清风吹拂竹林,却没有月亮的美景。尽管前山依旧碧绿,闲草依然经历了秋天的变绿,但时间仍然快速流逝,如同蛛丝一般脆弱而短暂。

赏析:这首诗以秋日的景色为背景,将作者对岁月的流逝和旧日时光的怀念之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出一个清幽的园亭,凭栏而望,心中满是悲伤。诗中的场景变换相对简单,但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表达出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现实的失望之情。整首诗写景略带忧伤,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秋日题陈宗儒圃亭,凄然感旧拼音读音参考

qiū rì tí chén zōng rú pǔ tíng, qī rán gǎn jiù
秋日题陈宗儒圃亭,凄然感旧

céng suí hé shuǐ bù, dài yuè dōng tíng sù.
曾随何水部,待月东亭宿。
jīn rì zhòng píng lán, qīng fēng kōng zài zhú.
今日重凭栏,清风空在竹。
qián shān yī jiù bì, xián cǎo jīng qiū lǜ.
前山依旧碧,闲草经秋绿。
shí wù fāng wǎn rán, zhū sī yī hé sù.
时物方宛然,蛛丝一何速。


相关内容:

送许侍御充云南哀册使判官

襄阳乐

春日有赠

胡姬词

乌啼曲赠张评事


相关热词搜索:凄然秋日宗儒圃
热文观察...
  • 和郑少师相公题慈恩寺禅院
    旧寺长桐孙,朝天是圣恩。谢公诗更老,萧傅道方尊。白法知深得,苍生要重论。若为将此望,心地向......
  • 春日与刘评事过故证上人院
    曾共刘咨议,同时事道林。与君方掩泪,来客是知心。阶雪凌春积,钟烟向夕深。依然旧童子,相送出......
  • 春雪题兴善寺广宣上人竹院
    皎洁青莲客,焚香对雪朝。竹内催淅沥,花雨让飘飖.触石和云积,萦池拂水消。只应将日月,颜色不相......
  • 同赵校书题普救寺
    东门高处天,一望几悠然。白浪过城下,青山满寺前。尘光分驿道,岚色到人烟。气象须文字,逢君大......
  • 酬令狐员外直夜书怀见寄
    花枝暖欲舒,粉署夜方初。世职推传盛,春刑是减馀。芸香能护字,铅椠善呈书。此地从头白,经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