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上元前四日宣召赏梅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曹勋
2025-07-17

上元前四日宣召赏梅

宋代  曹勋  

冉冉东风春乍回,睿思宣入禁中来。
忽参鼻观清香彻,殊喜一庭都是梅。

上元前四日宣召赏梅作者简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上元前四日宣召赏梅翻译及注释

《上元前四日宣召赏梅》是宋代曹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冉冉东风春乍回,
渐渐吹来春天的东风,
回荡在大地上。

睿思宣入禁中来。
清晰的思绪传达到宫中。

忽参鼻观清香彻,
突然闻到香气扑鼻,
清香弥漫于四周。

殊喜一庭都是梅。
特别喜悦的是,整个院子都是梅花。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春天初至的喜悦和惊喜。诗人通过描绘东风初至、思绪传达、清香弥漫和庭院中满是梅花等场景,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和梅花的美丽。首句"冉冉东风春乍回"通过冉冉和春乍回这两个词,形象地表达了春风轻轻吹拂的感觉,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到来。第二句"睿思宣入禁中来"揭示了作者被春风所触动,思绪泛滥,传达到了宫中。接着,诗人用"忽参鼻观清香彻",形容了梅花的芳香扑鼻而来,强调了其清香的特点。最后一句"殊喜一庭都是梅"表达了诗人看到庭院中满是梅花的喜悦之情。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春风、思绪、芳香和梅花等形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春意和喜悦的场景,使人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与活力。同时,通过对梅花的赞美,展示了梅花的高洁和坚韧的品质,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将春风、思绪、芳香和梅花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示了作者对春天和梅花的热爱之情。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春天带来的喜悦和活力,同时也能领略到梅花的高雅和坚韧的品质,进而引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上元前四日宣召赏梅拼音读音参考

shàng yuán qián sì rì xuān zhào shǎng méi
上元前四日宣召赏梅

rǎn rǎn dōng fēng chūn zhà huí, ruì sī xuān rù jìn zhōng lái.
冉冉东风春乍回,睿思宣入禁中来。
hū cān bí guān qīng xiāng chè, shū xǐ yī tíng dōu shì méi.
忽参鼻观清香彻,殊喜一庭都是梅。


相关内容:

山中谣

三月十日

七年十二日夜登清心阁

临安久雨

老拙观诸公及儿辈和篇差以自慰再和前韵


相关热词搜索:四日宣召上元
热文观察...
  • 绍兴癸丑上已日
    连岁羌酋不荷戈,今年禊饮喜如何。中兴乐事虽无象,甲子先同晋永和。...
  • 诗送曾谹父还朝十首
    源正嗣事江西派,句律先空冀北群。从此金门玉堂去,好将雅颂启吾君。...
  • 示诸子
    霜入晴云暖,冰生掠岸沙。卑枝闲剪橘,幽径试寻花。客路人情薄,乡关去路赊。只应托诸子,莫倦问......
  • 书玻璃泉壁
    秋夕淮天不肯明,壮怀冲斗若为情。卧闻隔水吹三弄,又喜孤城报五更。...
  • 送曹蕴清归庐山
    吾宗出西蜀,托迹庐阜岑。恭礼清虚尊,相与道义深。别时白日长。忽兹秋云阴。永怀一笑粲,水云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