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山中自述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于鹄
2025-07-18

山中自述

唐代  于鹄  

三十无名客,空山独卧秋。
病多知药性,年长信人愁。
萤影竹窗下,松声茅屋头。
近来心更静,不梦世间游。

山中自述作者简介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山中自述翻译及注释

山中自述

三十无名客,空山独卧秋。
病多知药性,年长信人愁。
萤影竹窗下,松声茅屋头。
近来心更静,不梦世间游。

中文译文:
山中自述

三十无名客,独自躺在秋天的空山上。
多年生病,知晓了药物的性质,年长之后却担忧人类的烦恼。
萤火虫的影子出现在竹窗下,松树发出声响在茅屋的头顶。
近来心境更加安静,不再幻想游离于世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的自我反省和寻找内在宁静的心境。作者以唐代官僚学者的身份,在繁忙的人世中疲于奔忙,在人情纷杂和生活压力下长大成人。然而,他年纪渐长,深感人事纷扰的困扰和内心的不安。由于自身的多次病痛经历,作者更加明白了药物的性质和疗效,但是年纪的增长仍然使他感到无尽的忧愁。然而,这一切都改变了,当他躺在秋天的空山中时,他开始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无拘无束。他没有贪求世俗的名利,也不再追寻梦幻般的游离于世间的心境。他愿意放松自己,沉浸在大自然的声音和光影中,与内在的宁静和平相处。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心宁静的追求和对于人世烦恼的深思。山中的静谧和大自然的声音,都成为作者追寻宁静的引子。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为外界的喧嚣和压力所困扰,因此这首诗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不论是心灵上的还是实际上的,从而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心境的放松。同时,它也是对于忙碌于现代生活的人们的一种警示,提醒我们应当适时地回归自然,去体验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山中自述拼音读音参考

shān zhōng zì shù
山中自述

sān shí wú míng kè, kōng shān dú wò qiū.
三十无名客,空山独卧秋。
bìng duō zhī yào xìng, nián cháng xìn rén chóu.
病多知药性,年长信人愁。
yíng yǐng zhú chuāng xià, sōng shēng máo wū tóu.
萤影竹窗下,松声茅屋头。
jìn lái xīn gèng jìng, bù mèng shì jiān yóu.
近来心更静,不梦世间游。


相关内容:

山中寄韦钲

赠兰若僧

病中宿宜阳馆闻雨

山中寄樊仆射(一作寄襄阳樊司空)

题宇文裔山寺读书院


相关热词搜索:山中自述
热文观察...
  • 南谿书斋
    茅屋往来久,山深不置门。草生垂井口,花落拥篱根。入院将雏鸟,寻萝抱子猿。曾逢异人说,风景似......
  • 夜会李太守宅(一作宿太守李公宅)
    郡斋常夜扫,不卧独吟诗。把烛近幽客,升堂戴接z5.微风吹冻叶,馀雪落寒枝。明日逢山伴,须令隐者......
  • 题柏台山僧
    上方唯一室,禅定对山容。行道临孤壁,持斋听远钟。枯藤离旧树,朽石落高峰。不向云间见,还应梦......
  • 寄续尊师
    得道任发白,亦逢城市游。新经天上取,稀药洞中收。春木带枯叶,新蒲生漫流。年年望灵鹤,常在此......
  • 题南峰褚道士
    得道南山久,曾教四皓棋。闭门医病鹤,倒箧养神龟。松际风长在,泉中草不衰。谁知茅屋里,有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