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长史李少府入蜀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韩翃
2025-07-18

送长史李少府入蜀

唐代  韩翃  

行行独出故关迟,南望千山无尽期。
见舞巴童应暂笑,闻歌蜀道又堪悲。
孤城晚闭清江上,匹马寒嘶白露时。
别后此心君自见,山中何事不相思。

送长史李少府入蜀作者简介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送长史李少府入蜀翻译及注释

《送长史李少府入蜀》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行行独出故关迟,
南望千山无尽期。
见舞巴童应暂笑,
闻歌蜀道又堪悲。

孤城晚闭清江上,
匹马寒嘶白露时。
别后此心君自见,
山中何事不相思。

中文译文:
一路独自行走,离开故乡的关口迟迟未能超越,
向南望去,千山连绵无尽期待。
看到舞动的巴童也只能暂时笑一笑,
听到蜀道上的歌声又让人感到悲伤。

孤城在傍晚时分关闭,安静地靠近清澈的江水,
孤零零的马儿在寒冷中嘶鸣,露水洒在身上。
分别之后,这颗心只有你自己能够明白,
在山中,有什么事情不让人思念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的情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李少府离开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旅途的景物和情感,表达了离别的忧伤和思念之情。

诗的开头,诗人行走在离开故乡的路上,但进展缓慢,不能轻易超越故关,显示了离别的不舍和迟疑之情。望向南方山区,千山连绵,似乎没有尽头,预示着离别的时间可能会很长。

接下来,诗人看到舞动的巴童,暂时能够忘却离别之痛,暂时笑出声来。然而,一旦听到蜀道上的歌声,又让人感到悲伤,唤起了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孤城在傍晚时分关闭,清江静静流淌,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孤零零的马儿在寒冷中嘶鸣,白露洒在身上,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真挚情感。离别之后,只有诗人自己能够理解这颗思念之心。无论在山中发生了什么,都无法阻止思念之情的滋生。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思念之情。景物描写细腻而凄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渲染,增强了离别的悲伤和孤寂感。整体氛围抒发了诗人深深的离情和对离别后的相思之苦的体验。

送长史李少府入蜀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zhǎng shǐ lǐ shào fǔ rù shǔ
送长史李少府入蜀

xíng xíng dú chū gù guān chí, nán wàng qiān shān wú jìn qī.
行行独出故关迟,南望千山无尽期。
jiàn wǔ bā tóng yīng zàn xiào,
见舞巴童应暂笑,
wén gē shǔ dào yòu kān bēi.
闻歌蜀道又堪悲。
gū chéng wǎn bì qīng jiāng shàng, pǐ mǎ hán sī bái lù shí.
孤城晚闭清江上,匹马寒嘶白露时。
bié hòu cǐ xīn jūn zì jiàn, shān zhōng hé shì bù xiāng sī.
别后此心君自见,山中何事不相思。


相关内容:

宴杨驸马山池(一作陈羽诗,又作朱湾诗)

寄上田仆射

送王光辅归青州兼寄储侍郎

送高别驾归汴州

送冷朝阳还上元


相关热词搜索:少府长史
热文观察...
  • 寄令狐尚书
    立身荣贵复何如,龙节红旗从板舆。妙略多推霍骠骑,能文独见沈尚书。临风高会千门帐,映水连营百......
  • 送端州冯使君
    白皙风流似有须,一门豪贵领苍梧。三峰亭暗橘边宿,八桂林香节下趋。玉树群儿争翠羽,金盘少妾拣......
  • 扈从郊庙因呈两省诸公
    丹墀列士主恩同,厩马翩翩出汉宫。奉引乘舆金仗里,亲尝赐食玉盘中。昼趋行殿旌门北,夜宿斋房刻......
  • 送王府张参军附学及第东归
    邻家不识斗鸡翁,闭户能齐隐者风。顾步曾为小山客,成名因事大江公。一身千里寒芜上,单马重裘腊......
  • 鲁中送从事归荥阳
    故园衰草带荥波,岁晚知如君思何。轻橐归时鲁缟薄,寒衣缝处郑绵多。万人都督鸣骝送,百里邦君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