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临江军监军李太博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8

送临江军监军李太博

宋代  梅尧臣  

三江卑湿地,北客宦游稀。
雾气多成雨,云蒸易损衣。
白醪烧瓮美,黄雀下田肥。
未辨殊方语,山歌半是非。

送临江军监军李太博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临江军监军李太博翻译及注释

《送临江军监军李太博》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江卑湿地,北客宦游稀。
雾气多成雨,云蒸易损衣。
白醪烧瓮美,黄雀下田肥。
未辨殊方语,山歌半是非。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送别临江军监军李太博的场景。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和对旅途中的不易的体察。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三江卑湿地的景象,表达了离别时的凄凉和别离后的思念之情。作者以北方客人罕至南方的背景,强调了离别的遥远和离散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雾气多成雨,云蒸易损衣”,形象地描绘了湿润的气候,暗示着离别时的潮湿和凄凉。诗中的“白醪烧瓮美,黄雀下田肥”则通过描写美味的酒和肥胖的黄雀,暗示了临别宴会的场景,同时也凸显了离别时的感伤。

诗的最后两句“未辨殊方语,山歌半是非”,表达了在陌生的地方,语言不通,往往容易产生误解和争议,反映了旅途中的困扰和隔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旅途的艰辛,展示了梅尧臣细腻的情感和对人生离合的深刻思考。

送临江军监军李太博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lín jiāng jūn jiān jūn lǐ tài bó
送临江军监军李太博

sān jiāng bēi shī dì, běi kè huàn yóu xī.
三江卑湿地,北客宦游稀。
wù qì duō chéng yǔ, yún zhēng yì sǔn yī.
雾气多成雨,云蒸易损衣。
bái láo shāo wèng měi, huáng què xià tián féi.
白醪烧瓮美,黄雀下田肥。
wèi biàn shū fāng yǔ, shān gē bàn shì fēi.
未辨殊方语,山歌半是非。


相关内容:

送廖倚归衡山

送良玉人上还昆山

送李信臣尉节县先归湖州

送李尉子京之邵武光泽

送李庭老归河阳


相关热词搜索:太博江军
热文观察...
  • 送陆介夫学士通判秦州
    从来戎马地,飨士日椎牛。介胄奉儒服,诗书参将谋。陇云连塞起,渭水入关流。岂似瀛洲下,穷年事......
  • 送刘元忠学士归陈州省亲
    芸香闲秘秩,苏合著新裘。公子言归日,天王赐问优。治分周太宰,礼重汉诸侯。拜庆无如乐,黄金作......
  • 送刘子思殿丞宰巫山
    千里向巴东,青山不可穷。峡猿初入听,蛮语未全通。暮雪思梁国,朝云识楚宫。吏人衣拜处,嘶马入......
  • 送吕寸丞希彦邠州签判
    自有仲宣乐,从军仍近亲。关河历周郑,风雪过咸秦。原上方驱马,鞍傍忽起鹑。世家传钓玉,重问渭......
  • 送马仲途司谏使北
    每逆龙鳞司谏诤,又持旄节使阴山。貂裘不见风霜劲,雁碛遥知道路艰。冰脍芥齑非楚味,玉苕兰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