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李庭老归河阳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8

送李庭老归河阳

宋代  梅尧臣  

五月驰乘车,归心岂畏暑。
道上多清阴,日中不遑处,函谷自控带,大河无险阻。
时平独往还,拜寿觞屡举。

送李庭老归河阳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李庭老归河阳翻译及注释

《送李庭老归河阳》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五月驰乘车,归心岂畏暑。
道上多清阴,日中不遑处。
函谷自控带,大河无险阻。
时平独往还,拜寿觞屡举。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送李庭老归河阳的情景。五月的天气已经很炎热,但归心不畏暑热。在归途上,道路多有清凉的阴影,即使在日中也不会感到不便。函谷山脉自然而成的屏障,使得大河没有任何险阻。时平,指的是作者自己,不远万里亲自送行并迎接李庭老的归来。在庆祝李庭老的寿辰时,杯觞交错,屡次举杯。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送别和欢聚的场景,充满了朴实和真挚的情感。首句“五月驰乘车,归心岂畏暑。”表达了送别者对归者的思念之情,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心中的思念使得归途不再难耐。接下来的两句“道上多清阴,日中不遑处。”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描绘了道路两旁的清凉树荫,使得旅途的行人在日光下也能得到休憩。通过这种描写手法,梅尧臣传递了友情和关怀的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函谷自控带,大河无险阻。”则描绘了自然山脉和大河的景象。函谷山脉像一道屏障,自然地将道路和大河分隔开来,但并不构成任何阻碍。这种自然景观的描写凸显了自然的壮丽和无障碍的通行之便。

最后两句“时平独往还,拜寿觞屡举。”表达了送别者自己亲自送行并迎接归者的情景,表达了对归者的敬意和祝福。拜寿觞屡举则表明归者的寿辰是一个重要的庆祝时刻,大家举杯共庆,展现了浓厚的欢乐氛围。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送别者对归者的思念之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友情和欢乐的情感。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豪情壮志和追求真挚感情的态度。

送李庭老归河阳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lǐ tíng lǎo guī hé yáng
送李庭老归河阳

wǔ yuè chí chéng chē, guī xīn qǐ wèi shǔ.
五月驰乘车,归心岂畏暑。
dào shàng duō qīng yīn, rì zhōng bù huáng chù,
道上多清阴,日中不遑处,
hán gǔ zì kòng dài, dà hé wú xiǎn zǔ.
函谷自控带,大河无险阻。
shí píng dú wǎng huán, bài shòu shāng lǚ jǔ.
时平独往还,拜寿觞屡举。


相关内容:

送李审言殿丞归河阳

送泾州良原何鬲主簿

送李逢原

送京西转运李刑部移京东转运

送嘉州监押曹供奉


相关热词搜索:河阳李庭老
热文观察...
  • 送李尉子京之邵武光泽
    母老不择禄,一官勤夙兴。长河未结冻,去客已怀冰。露蝉不饱腹,志士甘曲肱。远方人所畏,所畏非......
  • 送李信臣尉节县先归湖州
    梁王吹台侧,五月多荷花。荷开对翘鹭,吴客还思家。家在水中城,四面如铺霞。焉能长相守,千里独......
  • 送良玉人上还昆山
    来衣茶色袍,归变椹色服。孙舟洞庭去,落日松江宿。水烟晦琴徽,山月上岩屋。野童遥相迎,风叶鸣......
  • 送廖倚归衡山
    雌猿夜啼别湘东,晓寻故人背孤桐。孤桐有声弹不响,弦绝曲在埋蒿蓬。知音万古期必逢,今日已闻天......
  • 送临江军监军李太博
    三江卑湿地,北客宦游稀。雾气多成雨,云蒸易损衣。白醪烧瓮美,黄雀下田肥。未辨殊方语,山歌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