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卢郎中国华赴闽宪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傅良
2025-07-18

送卢郎中国华赴闽宪

宋代  陈傅良  

相望千里马牛马,联事湖湘各已翁。
造次便呼儿女见,绸缪略与弟兄同。
百年又是梅花发,万事何如荔子红。
欲附使轺嗟不及,却怜身在俊躔中。

送卢郎中国华赴闽宪翻译及注释

《送卢郎中国华赴闽宪》是宋代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卢郎中国华远行的送别之情。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相望千里马牛马,
联事湖湘各已翁。
造次便呼儿女见,
绸缪略与弟兄同。
百年又是梅花发,
万事何如荔子红。
欲附使轺嗟不及,
却怜身在俊躔中。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卢郎中国华相互送别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千里相望的马牛马,表达了离别时的思念之情。他们曾共同事奉于湖湘地区的官职,如今各自已是年迈的老人。诗人心急地叫来自己的儿女,希望能与卢郎团聚一次,与弟兄们一同商议送行之事。虽然已经百年过去,梅花依然开放,而世事却如同红色荔子一样多变。诗人渴望能够陪同卢郎一同前行,但他深知自己身处在壮丽的风采之中,无法与卢郎同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对离别的留恋之情。诗人通过描绘相望千里的马牛马,展现了离别时的遥远距离,增强了诗词的感情张力。诗人之所以急切地召集儿女和弟兄们,是希望能够与卢郎共商送行之事,显示出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惜别之情。梅花与荔子的比喻,暗示了百年光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使诗词更加深沉而含蓄。最后,诗人虽然渴望与卢郎同行,但他也意识到自己身处在光彩照人的仕途之中,无法离开这个位置。这种无奈和矛盾之情,使整首诗词更具思索和情感的内涵。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描绘离别情景和用意象的对比,表达了作者深情厚意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词也反映了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主题,以及作者身份和责任的矛盾心理。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送卢郎中国华赴闽宪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lú láng zhōng guó huá fù mǐn xiàn
送卢郎中国华赴闽宪

xiāng wàng qiān lǐ mǎ niú mǎ, lián shì hú xiāng gè yǐ wēng.
相望千里马牛马,联事湖湘各已翁。
zào cì biàn hū ér nǚ jiàn, chóu móu lüè yǔ dì xiōng tóng.
造次便呼儿女见,绸缪略与弟兄同。
bǎi nián yòu shì méi huā fā, wàn shì hé rú lì zi hóng.
百年又是梅花发,万事何如荔子红。
yù fù shǐ yáo jiē bù jí, què lián shēn zài jùn chán zhōng.
欲附使轺嗟不及,却怜身在俊躔中。


相关内容:

上皇子嘉王生辰诗三章

上皇子嘉王生辰诗三章

上皇子嘉王生辰诗三章

寄僧嗣清

己未上巳清明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华赴闽
热文观察...
  • 寿潘省之
    泛水浅红荷十里,蔽云浓绿木千章。旁无俗子山居巷,中有臞仙一瓣香。今夕还知是何夕,吾乡终胜似......
  • 送任虞卿教授江阴
    学省穿杨末,江城振羽端。声名人不忌,仕宦意常宽。缺月天将曙,孤村岁已寒。小舟来话别,此道少......
  • 送郑主簿泰兴解官归四明
    师友於今说郑乡,亲庭分付旧行藏。但知职分宜栖棘,尽把声名属憩棠。一字未曾缘荐墨,扁舟才可着......
  • 送雪庵瑾禅师还山
    五马逢迎甚阔疎,满朝问讯近何如。诸公极有迟留意,一日连收竟别书。佛法盛衰千劫后,人生老壮百......
  • 送杨似之提举湖南
    昨日有客去分符,今朝有客来揽辔。蕨芽掇尽笋可{屈刂},送客焉知老将至。儒雅风流能有几,南宫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