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源中丞赴新罗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姚合
2025-07-23

送源中丞赴新罗

唐代  姚合  

赤墀赐对使殊方,官重霜台紫绶光。
玉节在船清海怪,金函开诏拜夷王。
云晴渐觉山川异,风便那知道路长。
谁得似君将雨露,海东万里洒扶桑。

送源中丞赴新罗作者简介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送源中丞赴新罗翻译及注释

《送源中丞赴新罗》是唐代姚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赤墀赐对使殊方,
官重霜台紫绶光。
玉节在船清海怪,
金函开诏拜夷王。
云晴渐觉山川异,
风便那知道路长。
谁得似君将雨露,
海东万里洒扶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姚合送别唐朝官员源中丞赴新罗(即古代朝鲜半岛)的情景。

首先,诗人提到源中丞是因为重要的使命而被派往遥远的新罗。他在赤墀(指皇宫)上受到赐命,并且他的官职高贵,被赋予了紫绶光彩,象征着尊贵和权势。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源中丞乘船出发的场景。在这艘船上,他的玉节(指官印)闪烁着清澈的海水,好像是海怪一样。金函中的诏书被打开,表明源中丞将会前往新罗拜见夷王(新罗的国王),这显示了他的重要使命。

然后,诗人将注意力转向自然景观。他说天空晴朗,渐渐感觉到山川的异彩。风吹过,但谁能知道路途的漫长艰辛呢?这里表达了旅途的不确定性和未知的挑战。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源中丞的赞颂。他希望自己能像源中丞一样,将雨露(美好的事物)洒向东海,即扶桑国(日本),以表达对源中丞的敬意和祝福。

整首诗词展示了唐代时期官员远行的场景,以及对源中丞的赞美和祝福。它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旅途的思考,展现了旅行的不确定性和挑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源中丞的敬佩和祝福之情。

送源中丞赴新罗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yuán zhōng chéng fù xīn luó
送源中丞赴新罗

chì chí cì duì shǐ shū fāng, guān zhòng shuāng tái zǐ shòu guāng.
赤墀赐对使殊方,官重霜台紫绶光。
yù jié zài chuán qīng hǎi guài,
玉节在船清海怪,
jīn hán kāi zhào bài yí wáng.
金函开诏拜夷王。
yún qíng jiàn jué shān chuān yì, fēng biàn nǎ zhī dào lù cháng.
云晴渐觉山川异,风便那知道路长。
shuí dé shì jūn jiāng yǔ lù, hǎi dōng wàn lǐ sǎ fú sāng.
谁得似君将雨露,海东万里洒扶桑。


相关内容:

江南怨

古镜歌

寄贾岛,时任普州司仓

送狄兼谟下第归故山

山出云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和太原张相公山亭怀古
    斗石类岩巘,飞流泻潺湲。远壑檐宇际,孤峦雉堞间。何必到海岳,境幽机自闲。兹焉得高趣,高步谢......
  • 久雨
    云影蔽遥空,无端淡复浓。两旬绵密雨,二月似深冬。诗酒从教数,帘帏一任重。孰知春有地,微露小......
  • 寄元绪上人
    石窗紫藓墙,此世此清凉。研露题诗洁,消冰煮茗香。闲云春影薄,孤磬夜声长。何计休为吏,从师老......
  • 送王澹
    常省为官处,门前数树松。寻山屐费齿,书石笔无锋。果熟猿偷乱,花繁鸟语重。今来为客去,惜取最......
  • 送费骧
    兄寒弟亦饥,力学少闲时。何路免为客,无门卖得诗。几人携酒送,独我入山迟。少小同居止,今朝始......